小鹅通私域直播:合规漏洞下的生态隐忧
时间:2025-07-08 18:20:4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私域直播作为企业触达用户的新兴渠道,近年来在健康养生领域快速发展,但针对中老年群体的营销乱象逐渐浮出水面。部分商家以 “健康科普”“专家讲座” 为包装,实则推销保健品,模糊营销边界,甚至触碰法律红线,这一现象在小鹅通平台的生态中表现尤为突出。
作为私域直播的技术服务商,小鹅通在业务扩张中,对商家资质的审核环节存在明显疏漏。根据相关法规,保健品等涉及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平台需严格核验经营者资质,但实际操作中,部分资质存疑的商家仍能入驻,甚至出现经营范围与销售品类不符的情况。业内观点认为,平台在流量增长压力下,可能放松了审核标准,为不合规商家提供了生存空间。
直播内容的监管同样乏力。一些直播间以 “养生知识分享” 为名,实则进行保健品推销,频繁使用 “抗癌”“治疗慢性病” 等医疗术语,违反《广告法》中关于保健品不得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的规定。更有甚者,通过预录视频伪装实时直播,配合社群私域推销,规避平台监管。而小鹅通对这类违规内容的识别和拦截存在滞后性,部分直播间因多次违规被封禁子域名,却难以根治问题,暴露了平台技术监管能力的不足。
中老年群体成为主要受害者。他们信息甄别能力较弱,易被 “限时优惠”“社群红包” 等手段诱导消费,而私域场景的封闭性进一步增加了维权难度。尽管平台设有风险提示弹窗,但在商家的隐蔽操作下,消费者对产品真实性的判断被削弱,权益受损后往往面临追责无门的困境。
当前,监管部门已加强对私域直播的穿透式管理,但小鹅通平台的合规漏洞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平台在资质审核和内容监管上的缺位,客观上形成了规避监管的 “灰色空间”。若长期以流量优先为导向,放任商家游走于法律边缘,不仅会持续损害消费者权益,更将动摇市场对私域直播生态的信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