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Am Thorac Soc:肺动脉高压中的虚弱综合征,一种多维度并发症正被关注
时间:2025-04-25 12:08: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类复杂且不可逆的肺血管疾病,不仅对心肺功能产生严重威胁,更深刻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近年来,医学界逐渐认识到“虚弱(Frailty)”这一多维度功能衰退综合征在心衰和慢性肺病患者中的高发性,但其在肺动脉高压,尤其是肺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中的患病率、病理机制及临床价值仍有待深入探讨。
虚弱综合征:一个独立的病理状态
虚弱是指躯体、认知、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全面性下降,表现为运动耐力降低、认知功能减退、抑郁焦虑情绪加重以及社会活动能力丧失。它是多系统器官衰竭的高危状态,易导致跌倒、住院、手术并发症增多及死亡风险上升。虽然该概念起初主要应用于老年人群,但近年研究发现其在各种慢性病患者中的高发性,尤其是心衰、慢阻肺及肺动脉高压人群。
肺动脉高压中的虚弱机制
肺动脉高压分为5个病因学类别,包括:
-
肺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
-
左心疾病相关PH
-
肺疾病及缺氧相关PH
-
慢性血栓栓塞性PH(CTEPH)
-
其他罕见病因PH
虚弱综合征在PH患者中形成是多因素、多靶点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分子水平,炎症、氧化应激、细胞衰老及线粒体功能障碍共同促进组织结构和功能的退行性变化,涉及心肌、呼吸肌和骨骼肌,最终导致运动耐力下降及功能衰退,进一步造成恶性循环。
-
慢性炎症状态:PH患者血清中多种促炎因子(如IL-6、TNF-α)长期升高,激活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损伤心肺及骨骼肌细胞。
-
氧化应激与线粒体病变:PH患者外周骨骼肌线粒体密度减少,ATP生成障碍,导致运动耐力及肌肉功能下降。
-
细胞衰老:PAH肺动脉内皮细胞和成肌细胞出现早期衰老表型,促进血管重构及功能衰竭,间接加重虚弱状态。
虚弱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
虚弱综合征不仅加重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受限,还与生活质量下降、抑郁焦虑症状增加、住院率上升和死亡率增高密切相关。当前已有研究提示:
-
PAH患者中虚弱患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且病情越重,虚弱发生率越高。
-
虚弱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6MWD)、心功能分级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标显著差于非虚弱患者。
-
虚弱是PAH预后独立不良因素,与传统 hemodynamic 指标联合评估可提高风险分层准确性。
虚弱综合征的评估方法
目前临床常用的虚弱筛查工具包括:
-
Fried虚弱表型(Fried frailty phenotype):根据体重下降、乏力、活动减少、步行速度减慢、握力减弱5项指标判断。
-
虚弱指数(Frailty Index):综合既往病史、症状体征、生理功能指标,计算累积缺陷百分比。
-
临床虚弱量表(Clinical Frailty Scale, CFS):简便直观,适用于住院患者及慢病随访。
针对PH患者,结合运动功能测试(如6MWD、CPET)、抑郁量表、生活质量问卷及血清炎症标志物,将有助于全面评估虚弱状况。
运动康复干预的积极意义
运动康复已被证实在PAH、慢性心衰及慢阻肺患者中改善运动耐力、降低抑郁焦虑、提升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改善虚弱评分。最新研究显示:
-
个体化运动方案(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及呼吸训练)可逆转PH患者骨骼肌线粒体功能障碍。
-
长程居家康复干预同样有效,适合心肺功能差、术后或终末期患者。
未来,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CT)仍需进一步验证运动康复对PH虚弱患者长期预后的改善效果。
结语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多器官累及的复杂慢病,虚弱综合征作为其重要并发症,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与临床医师关注。全面评估并积极干预虚弱状态,将是未来PH综合管理的重要方向。合理设计的前瞻性研究,有望明确虚弱对P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开发出适用于PAH等不同类型PH患者的个体化评估与治疗工具,助力临床精准化管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Sridhar M, Tauquir A, Sahay S, Tonelli AR, Al-Naamani N, Cajigas HR. Frailty i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 Multidimensional Comorbidity. Ann Am Thorac Soc. 2025 Apr 16. doi: 10.1513/AnnalsATS.202410-1009FR.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239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