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T】50-65岁高危与标危AML/MDS患者allo-HCT 后的预后因素有差异

时间:2025-05-24 12:12:2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MDS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主要影响老年人,预后较差,治疗难度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CT)是高危AML或MDS的唯一治愈性手段。然而,老年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较低,且常有不利的风险因素,导致移植前疾病活跃或微小残留病(MRD)阳性,疾病复发与治疗相关死亡率之间的矛盾关系在老年患者中尤为明显。

目前鲜有关于移植前不同水平骨髓(BM)原始细胞和MRD的老年患者预后差异的研究。因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开展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移植前BM原始细胞和MRD水平的不同风险组患者的临床结局,了解这些差异对于优化老年患者allo-HCT的治疗策略以及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通讯作者为姜尔烈教授和曹易耕教授。该研究是首次在按移植前 BM 原始细胞和 MRD 水平分层的老年患者中探索allo-HCT 后预后风险因素。

1.jpg

研究结果

研究设计: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作者中心接受首次清髓性预处理(MAC)allo-HCT的254例50至65岁AML或MDS患者。根据移植前BM原始细胞比例和MRD状态,将患者分为高危组(n=79;BM原始细胞>5%或MRD阳性)和标危组(n=175;BM原始细胞≤5%且MRD阴性)。

整体结局:中位随访时间为37.4个月。整个队列的3年无白血病生存(LFS)为55.89%,总生存(OS)为59.48%,复发累积发生率(CIR)为18.08%,非复发死亡率(NRM)为26.03%,无移植物抗宿主病/无复发生存率(GRFS)为37.70%。

高危组与标危组的结局差异:

高危组:53.2%的患者死亡。移植时超重/肥胖体质指数(BMI≥24 kg/m²)的患者比正常/低体重(<24 kg/m²)的患者有更好的3年LFS(56.83% vs. 25.44%,p=0.003)和OS(64.77% vs. 28.62%,p<0.001)。多变量分析显示,只有移植前BMI与LFS和OS显著相关(LFS: HR, 2.30, p=0.007; OS: HR, 2.94, P=0.001)。

标危组:32.0%的患者死亡。HCT-CT评分≥2的患者比评分0-1的患者有更差的LFS和OS(LFS: 45.56% vs. 65.88%,p=0.007; OS: 44.96% vs. 69.25%, p=0.003)。此外,年龄≥55岁的患者有更差的3年LFS和OS(LFS:51.40% vs. 69.01%, p=0.022;OS:59.13% vs. 69.12%, p=0.025)。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55岁和HCT-CT评分≥2与更差的3年LFS和OS显著相关。

移植类型的影响:在高危组,接受单倍体相合供者移植(HIDT)的患者比接受同胞相合供者移植(MSDT)的患者有更低的3年CIR(27.27% vs 46.65% , p=0.022)和更高的3年GRFS (29.82% vs. 14.81% , p=0.020)。

交互分析:移植前BMI和HCT-CT评分对LFS的影响在高危组和标危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3.jpg

总结

BMI的影响:低BMI(<24 kg/m²)是高危组患者LFS和OS的独立风险因素,而高BMI(≥24 kg/m²)与更好的预后相关。

HCT-CT评分的影响:高HCT-CT评分(≥2)是标危组患者LFS和OS的独立风险因素。

移植类型的差异:在高危组,HIDT比MSDT有更好的预后。

年龄的影响:在标危组,年龄≥55岁与更差的LFS和OS相关。

研究意义:该研究首次探讨了根据移植前BM原始细胞和MRD水平分层的老年AML/MDS患者的预后风险因素。研究强调了在高危和标危患者中,BMI和HCT-CT评分对预后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有助于优化治疗策略,改善老年患者allo-HCT的预后。

参考文献

Guo, W., Zhang, H., Gao, H. et al. Divergent prognostic factors in high-risk vs. standard-risk patients aged 50–65 years after allo-HCT for AML/MDS: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Bone Marrow Transplant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409-025-02619-w

上一篇: EAU:挽救性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下一篇: 中国多中心研究,为观察等待的FL患者建立...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