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后寒战如何破解?
时间:2025-06-09 12:12:0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麻醉后寒战是围术期常见并发症,其防治需结合病因机制与临床干预措施,以下为系统性解决方案:
一、预防性措施
-
体温管理
-
术前使用充气式保温毯维持核心体温(目标≥36.5℃),可降低寒战发生率40%以上。
-
静脉输液及冲洗液加热至37℃,减少低温液体导致的体温丢失。
-
药物预防
-
5-HT3受体拮抗剂:麻醉前30分钟静脉注射雷莫司琼0.3mg,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寒战风险(有效率81.7%)。
-
右美托咪定:0.4μg/kg剂量可平衡疗效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显著减少寒战分级。
-
硫酸镁:50mg/kg静脉注射较30mg/kg更有效,且不增加低血压风险。
二、治疗性干预
-
物理复温
-
术后立即使用辐射热毯或暖风装置,重点加热躯干及四肢近端,加速核心温度恢复。
-
药物治疗
-
曲马多:1-2mg/kg静脉注射,通过抑制5-HT/NE再摄取阻断寒战反射,尤其适用于硬膜外麻醉患者。
-
哌替啶:25mg静脉推注,直接作用于κ阿片受体,快速终止严重寒战。
-
咪唑安定+曲马多联用:0.06-0.12mg/kg咪唑安定镇静后追加曲马多,兼具抗焦虑与抗寒战效果。
三、机制与个体化策略
-
病因分析
-
血管扩张型:椎管内麻醉后阻滞区血管失代偿性收缩,需优先保温联合α2激动剂。
-
药物诱发型:挥发性麻醉药(如异氟醚)易致寒战,可换用丙泊酚维持麻醉。
-
高风险人群
-
青壮年男性、长时间手术(>2h)及低温环境暴露患者需强化监测,建议术前预防性用药。
四、操作注意事项
-
寒战期间需持续监测心电图,避免肌肉震颤干扰生命体征数据。
-
老年患者慎用哌替啶,优先选择曲马多或右美托咪定以减少呼吸抑制风险。
通过多模式体温管理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麻醉后寒战及其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