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反流误吸、又一个60多万!
时间:2025-05-28 12:16:5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尽管我们每天都如履薄冰,但我们并不可能阻止所有意外和风险。这不,前几天的一次病例讨论,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病人是一个60多岁的结肠癌患者,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术前检查发现有高血压、心脏病以及慢性支气管炎。
鉴于病情不能再拖了,就在调整了几天血压和心脏后进行了手术。
就在大家以为这是一台普通的结肠癌手术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手术中,病人发生了反流误吸!
如果只是轻度反流误吸,相信每个麻醉医生都能处理得很好。但是,这次意外的结局让人很难承受——法院判定医院赔偿60多万!
技术方面,我们且不用先去过多探讨,我们先看一下整个事件的经过:
患方诉称:患者因腹胀入院,手术过程中死亡,患者家属认为医院应承担所有责任。
首先,直指外科单凭CT诊断材料即判定患者为肠梗阻病因,但尸检过程中并未发现肠梗阻病灶(即:肠梗阻部位),该误诊是造成许某戊死亡的初始原因。
其次,家属认为麻醉操作错误也是致人死亡得主要原因。
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中,医生对许某戊进行气管插管操作,但操作错误,致使导管脱落。
在气管插管后40秒左右许某戊心率跳动即出现减慢异常,医生对气管插管后患者的状态不进行观察。
鉴定意见为:患者行开腹探查术,术中麻醉诱导期间出现胃反流误吸,及胃内容物吸入呼吸道堵塞窒息,经救治无效死亡的后果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主要责任(主要原因力),建议责任比例65%
法院判决:
二〇二五年一月二十六日判决,被告某市某医院承担65%的责任,赔偿651761.15元。
关于这个案件,大家认为麻醉应该承担责任吗?大家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一下可能得原因。
【专业知识】
反流误吸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并被吸入气管、支气管及肺内的情况,常见于麻醉、昏迷等患者。其主要危害包括吸入性肺炎、气道梗阻甚至窒息。
防范措施:
术前禁食:成人通常需禁食8小时、禁饮2小时(清饮料可放宽至术前2小时)。
体位管理:清醒患者取头高脚低位,全麻诱导时采用头低足高或侧卧位降低风险。
药物预防:使用H₂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或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分泌。
快速诱导:麻醉时采用环状软骨压迫(Sellick手法)封闭食管。
术后监测:高危患者延迟拔管,确保完全清醒后再恢复进食。
文章最后:您在临床工作中有哪些防范经验,请在下面发表您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