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超声基础:心脏舒张功能评估

时间:2025-05-28 12:17:0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正常和异常经二尖瓣左心室流入模式
 理解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多普勒征象是诊断和预后的关键。

1️⃣ 正常舒张功能

E/A 比值 >1,减速时间(DT)<220 毫秒

机制:左心室松弛和顺应性正常→舒张早期充盈占主导(E 波)。

     🔵临床意义:充盈压正常,见于健康人群。

2️⃣ 轻度功能障碍(松弛受损)

E/A 比值 <1,减速时间(DT)>220 毫秒

机制:左心室松弛延迟→E 波降低,代偿性 A 波升高。

     🔵临床意义:常无症状;见于老龄化、高血压患者。若潜在病因持续,可能进展。
      治疗:控制血压,优化合并症以防止恶化。

3️⃣ 中度功能障碍(假性正常模式)

E/A 比值 >1,减速时间(DT)150–200 毫秒

机制:左心房压力升高掩盖了左心室松弛受损,使 E 波看似正常。

     🔵临床意义:充盈压升高,患者可能有劳力性呼吸困难。
      鉴别技巧:使用组织多普勒(e')或      Valsalva 动作揭露真实情况。
      预后:舒张功能障碍恶化,需干预。

4️⃣ 重度功能障碍(限制性充盈)

E/A 比值 >1.5,减速时间(DT)<150 毫秒

机制:左心室顺应性严重下降;左心房压力极高→快速、短暂的早期充盈(E 波显著升高),心房贡献极小。

     🔵临床意义:见于晚期心力衰竭、限制性心肌病。

总结: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呈进行性发展,多普勒模式从松弛受损→假性正常→限制性充盈逐步演变。识别这些阶段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改善预后。

图片

上一篇: 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压(CVP)应用新进展

下一篇: 告别子宫性不孕!澳洲子宫移植迎来首个健康...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