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急性前壁心梗静脉溶栓后补救性植入支架术后死亡
时间:2025-06-09 12:08: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4岁,因发作性胸痛7天,加重2小时急诊入院。
现病史:患者入院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绞榨样疼痛,约巴掌大小,向左侧胸部及颈部放射,伴出汗、胸闷、气短,头晕、乏力,持续约1小时,服用“双氯芬酸钠”后缓解,此后上述症状未再发作,未就诊。入院2小时前,患者出现发热,自测体温37.8℃,随之出现胸痛,部位、性质、程度同前,伴出汗、胸闷,症状持续不缓解,经120至急诊科就诊,查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给予双抗负荷量(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600mg),患者家属要求行静脉溶栓治疗,行尿激酶原(50mg)静脉溶栓治疗后,胸痛较前减轻。
既往史:发现“慢性丙肝”6年,服用“丙酮酸”治疗;发现高血压4年,最高血压180/110mmHg,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治疗。
个人史:吸烟30余年,20支/日;否认饮酒史。
体格检查:心率110次/分,血压120/82mmHg,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余无阳性体征。
入院检查
入院ECG:
心脏彩超提示:EF 44%,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前壁、前间壁及心尖部);二尖瓣反流(少量);三尖瓣反流(少量);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减低。
腹部大血管彩超: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双侧髂动脉未见明显异常。
N端脑钠肽前体3426pg/ml
降钙素原<0.05ng/ml
初步诊断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Ⅰ级(Killip分级)
高血压3级
低钾血症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收住CCU后病情变化
患者入住CCU后诉胸痛较前加重,心电监护提示:血压76/52mmHg,心率120次/分。
查体:脉搏细数,四肢冰冷,听诊心音低,考虑心源性休克。
处置:给予吗啡5mg静注,去甲肾上腺素持续泵入、静脉补液等治疗后,血压升至90/60mmHg。
复查ECG:
诊疗方案
1. 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循环治疗。
2. 行急诊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方案:
阿司匹林片100mg qd
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qd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 qd
尼可地尔片5mg tid
术前修正诊断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IV级(Killip分级)
高血压3级
低钾血症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造影如下:
治疗过程
6F EBU 3.5指引导管,Runthrough导丝分别进入前降支和对角支,2.5×20mm球囊扩张。
前降支植入3.0×26mm支架。
远端植入3.0×18mm支架,3.0×10mm非顺应性球囊支架内高压后扩张。
最后结果。
术后ECG:
术后病情变化
术中患者血压低,最低至65/50mmHg,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持续泵入后,血压维持至90/60mmHg左右,术后患者胸痛减轻。
返回CCU后约半小时,患者诉胸痛加重,心电监护提示血压下降,60/40mmHg,调整去甲肾上腺素泵速过程中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心电监护提示:室性逸搏节律,心率30次/分,血压测不出,给予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肾上腺素静注等抢救30分钟后,心电图呈一条直线,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抢救过程中旁心脏超声提示:心脏搏动停止,心包积液(少-中量)。
分析死亡原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
抢救过程中心脏超声:
分析教训
1.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对于基层医院,可能100%死亡。
2. 二次心肌梗死、就诊延迟、PCI术前行静脉溶栓、室壁瘤形成、围术期应用血管活性药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发生密切相关。
3. 急诊PCI术中,罪犯血管达到TIMI 3级血流,患者胸痛缓解,可考虑结束手术,过分恋战,不一定达到预期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