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格菲妥单抗或epcoritamab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真实世界研究

时间:2025-07-30 10:16:4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大B细胞淋巴瘤

目前关于epcoritamab和格菲妥单抗在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数据有限,尤其是在临床试验之外的真实世界环境中。因此美国21家学术医疗中心开展回顾性研究,评估了使用epcoritamab或格菲妥单抗治疗的侵袭性R/R DLBCL患者的结局。近日发表于《Blood》。

1.jpg

研究结果

患者特征:245例患者中,156例接受epcoritamab治疗,89例接受格菲妥单抗治疗。113例(46%)为原发性难治性疾病。147例(60%)曾接受CAR-T细胞治疗。174例(71%)不符合注册试验的入组标准。

缓解率:Epcoritamab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1%,完全缓解率(CR)为23%。格菲妥单抗的ORR为53%,CR为30%。

生存分析: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7.8个月。6个月PFS率为36%,6个月OS率为60%。Epcoritamab和格菲妥单抗无显著差异。

2.jpg

3.jpg

CD20表达的影响:基线CD20表达缺失与较短的PFS和OS显著相关(PFS:1.3个月 vs. 3.5个月;OS:2.0个月 vs. 11个月)。治疗失败后,89.5%的患者活检显示CD20表达缺失。从开始 BsAb 治疗至出现 CD20-疾病进展的中位时间为3.7个月,到CD20+疾病进展患者的中位时间为2.1个月。

4.jpg

安全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epcoritamab组47%,格菲妥单抗组27%。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分别为13.5%和6.7%。

总结

真实世界中,epcoritamab和格菲妥单抗的缓解率与关键试验相似,但PFS和OS较短。CD20表达缺失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并可能是治疗耐药的机制之一。研究结果强调了靶抗原表达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Blood . 2025 Jul 15:blood.2025029117. doi: 10.1182/blood.2025029117.

上一篇: Nature Medicine:抗体取代...

下一篇: Blood 陆军军医大学文爱清教授团队揭...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