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分析:肺部多发结节,有的像恶性,有的像炎性,我们该怎么办?
时间:2025-08-04 12:21:2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男性, 42岁。
主诉:
发现肺结节。
现病史:
患者于2025年3月体检发现肺结节,当地医生建议左肺上叶的9毫米部分实性结节外形不规则,可能是微浸润,建议手术。
曾就诊医院:
某大学附属某医院、某市第一人民医院
希望获得的帮助:
对比三月和七月两次检查,看下左肺上叶的9毫米部分实性结节有没有变化,由于外形不规则,是否是恶性,需不需要手术。还有右肺上叶那个5毫米磨玻璃结节,当地医生判断是原位癌,麻烦主任也看下。
影像展示与分析:
我们先来看2025年3月份的影像:












有见到小血管走向病灶,表面有浅分叶,整体缺乏膨胀感。











左下病灶C已经吸收不见。
我的意见:
左下叶病灶4月份看就不像恶性,中间部分实性的密度太高而周围磨玻璃成分的密度过低,而且轮廓显糊,这种表现是炎性伴周围水肿的关系,事实上随访后也已经证明此灶吸收好转了;左上叶的病灶是混合密度的,但我觉得病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瘤肺边界不是很清楚,虽然随访对比无明显吸收,但也说不上进展,加上同侧有下叶感染性病变在,所以此灶虽不能除外恶性,但慢性炎伴纤维增生或肺泡上皮增生的可能性仍较大,至少近期风险不至于很大,就算是恶性也是微浸润性之类的,仍有随访空间,我倾向再随访下;右侧上叶的病灶是磨玻璃密度的,纯而轮廓与瘤肺边界均清楚,是较为典型恶性的,但由于其没有实性成分,是要考虑原位癌可能性大些,至少近期风险也不算大,何况位置比较靠中间,难以简单楔形切除。所以总体我的想法是:右上病灶虽考虑早期肺癌但近期风险不高可随访,左上病灶仍不是典型恶性的表现,且仍有随访的空间,故也随访。建议间隔6-9个月复查下再决定。如果方便,最好下次复查来杭州(周二上午到杭州市肿瘤医院)查下“左上叶靶扫描”,看看影像细节信息更好。意见供参考!
感悟:
肺结节多发的,有的像恶性,有的像良性,一定要先随访一下,时间长短还在其次,由于若是急性炎性的病灶随访肯定会有变化,可以避免过于积极处理带来不必要的手术创伤。而对于随访仍在的病灶,由于多发且磨玻璃密度的即使恶性也很是惰性,当没有显著进展时再随访一般也不会影响预后,所以也不是说随访过只要仍在并考虑恶性范畴就定要赶紧手术,仍得从风险高低来考虑处理与否。混合密度结节随访不吸收也不能完全认定就必是恶性。虽然有科普与文献说在纯磨、混合磨与实性结节中,混合密度结节最容易是恶性。其实我倒觉得从临床观察的现象来看,在这个意见中如果加上定语“随访过的”,则边界清楚的磨玻璃结节才最容易是恶性范畴的,混合密度或实性密度的反而容易是炎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