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中局麻药中毒的原因及处理
时间:2025-08-09 12:29: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分娩镇痛中局麻药中毒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药物误入血管:硬膜外导管或穿刺针意外进入血管,使局麻药直接入血引发血药浓度骤升。 -
药物过量:单次注射剂量过大或单位时间内累积剂量超过患者耐受极限;产妇因妊娠生理变化(如硬膜外静脉扩张)导致药物吸收加快,更易超量。 -
操作失误:注射前未充分回抽确认有无回血;未添加肾上腺素延缓药物吸收(尤其血供丰富部位)。 -
患者因素:高龄、肝肾功能不全者代谢能力下降;高敏体质或对局麻药过敏;低蛋白血症导致游离药物浓度升高。
中毒处理需分阶段紧急干预
轻度中毒(中枢神经兴奋期)
-
立即停药,保持气道通畅并高流量吸氧。 -
镇静抗惊厥:地西泮或咪达唑仑控制抽搐。 -
循环支持:快速补液维持血压。
重度中毒(中枢及循环抑制期)
-
心肺复苏:若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胸外按压。 -
脂肪乳解毒:20%脂肪乳静脉注射(首剂1.5ml/kg,持续输注0.25ml/kg/min)结合游离药物。 -
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纠正顽固性低血压。 -
持续监护: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直至生命体征稳定。
预防关键措施:
-
严格计算剂量(尤其肥胖、虚弱产妇),采用分次试验剂量; -
注药前必回抽,联合肾上腺素(通常1:20万浓度)延缓吸收; -
高危患者术前评估肝肾功能及过敏史。
注:分娩镇痛期间需同步监测胎心,中毒抢救时优先保障产妇生命安全,同时启动新生儿复苏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