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lin Oncol:无需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陈海泉教授团队提出早期肺癌手术新标准

时间:2025-08-13 12:09:5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中,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LND)或取样一直是标准的手术方式,其目的是清除潜在的转移灶并实现准确分期。然而,这种手术方式在切除转移性淋巴结的同时,也会移除非转移性淋巴结,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纵隔结构损伤、术后乳糜胸以及喉返神经损伤等。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提出了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理念,旨在术前或术中预测非转移性淋巴结并予以保留,同时确保转移性淋巴结被切除。此前的回顾性研究已发现了可靠的淋巴结阴性状态预测因子,为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提供了支持。

近期,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陈海泉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题为“Phase III Study of Mediastin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Ground Glass Opacity – Dominant Lung Adenocarcinoma”,证实如果术前或术中准确判断淋巴结阴性的早期肺癌患者,可以不清扫淋巴结。

图:流程图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III 期非劣效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年龄在 18-75 岁之间;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为 0 或 1;临床分期为 T1N0M0 的磨玻璃影为主型浸润性肺腺癌,根据薄层高分辨率 CT(TSCT)图像,其肿瘤实性成分与肿瘤最大径比值(CTR)≤0.5,且肿瘤最大直径(包括实性和磨玻璃成分)≤3cm;结节为孤立性且可切除;经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

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经术中冰冻切片确认浸润性肺癌后,按照 1:1 的比例随机分配至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组或不进行纵隔淋巴结清扫组,随机化根据肿瘤位置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进行分层。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具体由外科医生决定。不进行纵隔淋巴结清扫组的外科医生不切除纵隔淋巴结,肺门淋巴结清扫由医生自行决定;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组对于右侧肿瘤需切除 2R/4R/7/8 组淋巴结,左侧肿瘤需切除 4L/5/6/7/8 组淋巴结,下叶肿瘤必须清扫 9 组淋巴结。切除的淋巴结进行标记并送病理检查。

研究主要结局为3 年无病生存期,定义为从随机分配到疾病复发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次要结局为围手术期结果,包括手术持续时间、失血量、胸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的淋巴结转移状态;3 年总生存期,定义为从随机分配到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

结果显示,中期分析共纳入 302 例患者,从 2022 年 2 月至 2025 年 1 月入组,每组各 151 例。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均衡,在性别、吸烟史、肿瘤位置、肺功能参数以及 CTR 分布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大多数患者接受了肺段切除术,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有 114 例(75.5%),不进行淋巴结清扫组有 105 例(6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切除的淋巴结中位数为 10 个(四分位数范围 8-15),不进行淋巴结清扫组为 3 个(四分位数范围 1-6);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切除的淋巴结站位数中位数为 6 个(四分位数范围 5-7),不进行淋巴结清扫组为 2 个(四分位数范围 1-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主要组织学类型、病理肿瘤分期(pT)、病理淋巴结分期(pN)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方面,两组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显示,EGFR 突变与 CTR 分布之间无显著关联。术后病理评估显示,两组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

图:按LND与否分层的(A)无病生存期和(B)总生存期的Kaplan-Meier曲线

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相比,不进行淋巴结清扫组的手术持续时间(平均 74 分钟 vs 109 分钟,P<0.001)、失血量(平均 44mL vs 82mL,P=0.033)、胸管放置时间(平均 2.7 天 vs 3.0 天,P=0.037)和术后住院时间(平均 3.9 天 vs 4.5 天,P=0.002)均显著缩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中,CTCAE 分级≥2 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9.3%,不进行淋巴结清扫组为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中,1 例(0.7%)发生乳糜胸(CTCAE 2 级),1 例(0.7%)发生缺血性心脏病(CTCAE 3 级),1 例(0.7%)在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时因上腔静脉损伤发生术中大出血(CTCAE 4 级);而不进行淋巴结清扫组未观察到与淋巴结切除相关的并发症。截至 2025 年 4 月,两组均未观察到疾病复发或死亡事件,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本研究首次以随机对照设计证实,CTR≤0.5 是纵隔淋巴结阴性的可靠预测因子,磨玻璃影为主型肺腺癌通常是一种惰性的肺癌亚型,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极低。不进行纵隔淋巴结清扫可改善围手术期结局,且不会增加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同时还能避免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带来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未来的临床指南应采用更精确的方法,纳入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理念,切除转移性淋巴结,保留可术前或术中预测的非转移性淋巴结,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并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

原始出处

Zhang Y, Qian B, Song Q, et al. Phase III Study of Mediastin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Ground Glass Opacity-Dominant Lung Adenocarcinoma. J Clin Oncol. Published online July 21, 2025. doi:10.1200/JCO-25-00610

上一篇: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治疗策略的最新进...

下一篇: World Journal of Ped...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