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哮喘史的手术病人,麻醉注意事项
时间:2025-08-20 12:20:0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以下是针对有哮喘史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要点,综合临床指南与最新实践建议:
一、术前评估与准备
-
病情分级与手术时机
-
择期手术应在哮喘稳定期(≥4周无急性发作)进行,FEV1需≥80%预计值 -
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哮喘(夜间症状频发、日常活动受限)应推迟手术 -
药物优化
-
术前持续使用吸入激素(如布地奈德)联合长效β2激动剂(如沙美特罗) -
严重患者术前1-2天可静脉给予甲泼尼龙(40-60mg/d)
二、麻醉方法选择
-
优先区域麻醉
-
椎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可减少气道操作风险,但需评估呼吸肌功能影响 -
全身麻醉要点
-
诱导药物:丙泊酚优于硫喷妥钠,肌松药选择顺阿曲库铵(避免组胺释放) -
气道管理:喉罩(LMA)刺激小于气管插管,插管前需充分麻醉(静脉利多卡因1-2mg/kg)
三、术中监测与应急处理
-
关键监测指标
-
持续观察SpO₂、ETCO₂波形(支气管痉挛时呈“鲨鱼鳍”特征)及气道压力 -
通气策略
-
低潮气量(6-8mL/kg)、延长呼气时间(I≥1:3),PEEP个体化调整(5-8cmH₂O) -
支气管痉挛处理
-
立即加深麻醉(七氟烷/丙泊酚),雾化沙丁胺醇,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0-50μg)或氨茶碱
四、术后管理
-
拔管与恢复
-
深麻醉下拔管减少呛咳,但需权衡误吸风险 -
术后24小时内持续雾化治疗(布地奈德+特布他林) -
长期随访
-
出院后1周复查肺功能,避免过敏原接触及剧烈运动
风险提示:术中支气管痉挛发生率约1.7%-8.4%,死亡率可达0.1%-0.3%,需全程备好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