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里的"定时炸弹"——肠息肉,尤其是这四种,癌变风险高!

时间:2025-08-25 12:14:5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随着肠镜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在体检中发现肠道息肉,但面对复杂的医学名词,普通人往往陷入困惑与恐慌。

本文将聚焦具有癌变风险的息肉类型,揭开这些"肠道定时炸弹"的神秘面纱。

图片

一、容易癌变的四种息肉:

肠息肉大致可以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两大类;后者一般不会癌变;

肿瘤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几率,需要特别重视,通常有以下4种:

1. 管状腺瘤

占腺瘤性息肉的80%,是肠腺瘤性息肉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分布于乙状结肠、直肠,肠镜下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单发或多发,表面光滑或分叶,直径多<2cm,较大者多数有蒂,小者多无蒂。白光下颜色和周围黏膜大致相同或呈淡红色。

管状腺瘤一般生长缓慢,分化良好,相对较少发生癌变,癌变率约为1%~5%

但当直径超过2厘米时,癌变概率会陡增至30%。

其危险在于隐匿性强,可能长期无症状生长,常在内镜筛查中被意外发现。

2. 绒毛状腺瘤

占腺瘤性息肉的5%~10%,瘤组织75%以上由绒毛组成,表面呈绒毛状、色略苍白,可有黏液或糜烂,大部分表现为广基、无蒂,或者亚蒂,直径多数在2~3cm左右,甚至更大,质软,触之易出血。

其癌变率高达30%-70%,且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最新研究发现,直径>3cm的绒毛状腺瘤中,约45%已存在局灶癌变。

3. 混合型腺瘤

占腺瘤性息肉的10%左右,管状结构和绒毛状结构所占比例均超过20%,多有粗蒂,大小不一,表面呈结节状或绒毛状,质软。

它兼具管状和绒毛状结构的混合型腺瘤,癌变风险与其绒毛成分比例直接相关。

当绒毛占比超过25%时,癌变率即突破15%;若达到75%,风险将与纯绒毛状腺瘤相当

4. 锯齿状腺瘤

这类息肉表面呈锯齿状,极易被误判为无害的增生性息肉。

其中广基型锯齿状息肉(SSL)的癌变路径特殊,可通过"锯齿状通路"在3-5年内快速恶变,总体癌变率约10%。

2022年《胃肠病学》相关研究指出,右半结肠癌中约20%起源于此类息肉。

图片

二、影响癌变率和癌变进程的因素

1. 体积

息肉癌变率与直径呈指数增长关系:

<1cm:<1%

 1-2cm:5%-15%

 >2cm:25%-70%

临床数据显示,进展期结直肠癌中,87%起源于>1cm的腺瘤性息肉。

2. 数量

多发性息肉癌变风险显著增加:

1-2枚:基础风险

3-4枚:风险×2.8

≥5枚:风险×4.5

3. 分子机制

从APC基因突变启动腺瘤形成,到KRAS突变促进生长,最终TP53突变导致癌变,这一"腺瘤-癌序列"通常需要10-15年。

但携带错配修复基因缺陷者,癌变进程可缩短至3-5年。

三、如何预防?

1. 高危人群如何筛查?

以下人群40岁前做一次肠镜,就能很大程度上预防息肉癌变:

即使发现肠息肉也不要怕,肠息肉离肠癌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从腺瘤性息肉形成、发生异型增生、再到癌变,需要5-15年,因此发现肠息肉,及时治疗,有很大的概率将肠癌扼杀到摇篮中。

图片

符合以下任何一项即为肠癌高危人群,要尽快进行肠镜筛查: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

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

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慢性腹泻(近2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慢性便秘(近2年来便秘每年在2个月以上)、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等。

日本国立癌研究中心证实,每3年肠镜筛查可使肠癌死亡率降低72%。

2. 微创治疗

如果发现有上述几种息肉,建议立即内镜下切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适用于<2cm息肉,5年复发率<5%;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可完整切除>2cm病变。

2023年《柳叶刀》研究显示,早期切除可使腺瘤癌变风险降低90%。

3. 术后复查

肠息肉切除后,由于可能留有残基、或者漏诊,需要定期复查:

根据欧洲胃肠内镜学会指南这样复查:

低危(1-2个小腺瘤):5年复查一次;

高危(≥3个腺瘤/>1cm/绒毛成分):3年复查一次;

锯齿状腺瘤:1年首次复查,并根据复查结果决定下次的复查时间。

四、预防策略

平时生活中,也可以做到以下几方面来降低肠息肉的发生率:

低脂饮食;

多吃水果、蔬菜和纤维食物;

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

坚持锻炼,保持正常体重;

戒烟、避免过度饮酒;

定时进行肠镜检查。

另外,阿司匹林(75-100mg/日)可使腺瘤复发风险降低21%,但需平衡出血风险。

维生素D补充(≥800IU/日)显著降低28%腺瘤发生率。

上一篇: 专家论坛|廉哲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与肠...

下一篇: Lancet Gastroenterol...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