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解读|Ding Y/Qi H/Wang Y团队揭示WIPF1-ACTN4互作调控孕早期胎盘绒毛外滋养层细胞伪足小体形成的机制

时间:2025-09-10 12:15:1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反复性自然流产(RSA)是孕早期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表明,RSA的发生与胎盘绒毛外滋养层细胞(EVT)的侵袭缺陷密切相关。EVT的侵袭功能依赖于伪足小体(podosome)的形成与成熟。然而,调控EVT侵袭功能中伪足小体形成的关键分子机制尚未阐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Yu-Bin Ding、Hong-Bo Qi、Ying-Xiong Wang教授团队在本刊发表题为“Unraveling the role of the WIPF1/ACTN4 complex in podosome formation of human placental EVTs: insights into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的研究论文。本研究通过人滋养干细胞、原代细胞及RSA小鼠模型,揭示了WIPF1与ACTN4相互作用调控绒毛外滋养层细胞伪足小体形成与侵袭功能的机制,并阐明WIPF1异常低表达在RSA发生中的作用。

1.WIPF1在人胎盘EVT中高表达

通过早孕绒毛组织分离的原代细胞及石蜡切片免疫定位分析发现,WIPF1主要富集于具有侵袭功能的绒毛外滋养层细胞(EVT),而在未分化的细胞滋养层细胞(CTB)中表达较低。人滋养干细胞(hTSC)体外诱导分化为EVT后,WIPF1表达显著上调。上述结果共同表明WIPF1特异性高表达于胎盘EVT(图1)。

图片

图1 WIPF1在胎盘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模式(原文中图2)

2.WIPF1在调控EVT细胞迁移与分化中发挥关键作用

体外实验显示,敲低WIPF1显著抑制HTR-8/SVneo细胞系(EVT细胞模型)的侵袭与迁移能力,并阻碍胎盘绒毛外植体的外延;而过表达WIPF1则能增强这些能力。在分子与形态学层面,WIPF1敲除抑制了hTSC向EVT分化过程中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并下调了侵袭相关基因(VIM、ITGA5和MMP2)的表达。上述结果证实WIPF1促进滋养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图片

图2 WIPF1促进EVT的分化、迁移和侵袭能力(原文中图3)

3.WIPF1与ACTN4互作介导EVT伪足小体的形成

通过免疫共沉淀联用质谱(Co-IP/MS)蛋白质组学分析,WIPF1的相互作用蛋白被鉴定、筛选及验证。这些互作蛋白显著富集于肌动蛋白骨架相关功能通路。值得注意的是,核心互作蛋白ACTN4不仅与WIPF1存在共定位,且在EVT分化过程中表达显著上调。并且,WIPF1/ACTN4共沉默减弱了HTR-8/SVneo细胞的肌动蛋白聚合与基质降解能力,并下调了侵袭相关标志物表达。这些发现共同提示,WIPF1与ACTN4协同调控EVT细胞的伪足小体功能(图3)。

图片

图3 WIPF1-ACTN4互作及其在EVT伪足功能中的作用(原文中图5)

4.WIPF1与ACTN4互作调控EVT伪足小体形成的分子机制

分子对接及点突变实验证实,WIPF1经由其ARG33与ARG54位点与ACTN4结合;R54A突变显著削弱该互作、进而抑制伪足小体形成及侵袭标志物ITGA5表达,表明WIPF1的R54A突变及其介导的ACTN4互作丧失构成EVT侵袭功能损伤的潜在机制(图4)。

图片

图4 WIPF1/ACTN4互作位点突变对EVT伪足形成及侵袭标志物表达的影响(原文中图6)

5.胎盘WIPF1低表达与复发性流产(RSA)相关

基于RSA小鼠模型,与对照组相比,妊娠第8.5天RSA组外胎盘锥和滋养层巨细胞(TGC)的Wipf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对RSA患者胎盘绒毛组织的分析显示,相较于正常妊娠组:其mRNA和总蛋白中WIPF1表达均显著下调;组织免疫荧光定位进一步证实RSA组EVT细胞中WIPF1表达缺失,同时伴随伪足小体形成关键蛋白Cortactin的显著减少。此外,由RSA胎盘绒毛分离的原代EVT细胞内,其伪足小体数量(尤其是小型伪足小体)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而WIPF1过表达则能显著逆转RSA原代EVT伪足小体数量的减少。这些数据表明,WIPF1表达降低可能通过干扰伪足小体形成、削弱EVT侵袭能力,从而参与RSA的发生机制(图5)。

图片

图5 WIPF1在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或小鼠早期母胎界面的表达(原文中图7)

本研究揭示了WIPF1通过与ACTN4的相互作用,在生理层面上调控滋养细胞伪足小体形成及侵袭功能;在病理层面上,WIPF1的功能紊乱可导致胎盘EVT伪足小体失调,进而损害侵袭能力并参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机制,为临床靶向干预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未来研究需进一步阐明WIPF1-ACTN4轴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具体分子调控网络。

文章来源

免费全文下载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304225001540

引用这篇文章:

Li C, Wang S, Tang J, et al. Unraveling the role of the WIPF1/ACTN4 complex in podosome formation of human placental EVTs: Insights into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Genes Dis. 2025;12(6):101665.

上一篇: Chin Med:千年滋补品再破新局!海...

下一篇: BMJ:妊娠糖尿病预防新思路遇挑战,孕前...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