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动物园被大猩猩反向投喂 黑猩猩为什么朝人扔东西?
时间:2025-06-12 12:19: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黑猩猩往兽舍外扔东西的现象以前很少被关注,从南宁动物园向游客扔矿泉水瓶到神雕山野生动物世界用粪便砸游客,短视频的兴盛让这种圈养环境下的“问题行为”越来越多的暴露在公众视野中。
在野外,黑猩猩扔东西大多发生在相互争斗的情境下,在情绪激动时它们会捡起离自己最近的物体——石块、树枝等等,投向对手一方,这是攻击行为。
另外,在野外偶尔会观察到黑猩猩轮流把石头扔进某个树洞,这可能是它们对碰撞发出的声音有兴趣,堆积的石头作为领地视觉信号与社群交流有关。
在圈养下,很多动物园都发生过黑猩猩向兽舍外的游客扔东西的情况,其实在后台,黑猩猩向饲养员扔东西也普遍存在,甚至新来的饲养员都会被老师傅提醒“某只黑猩猩特别喜欢朝人扔东西”。
不同于野外,在动物园,尤其是国内动物园中,大的黑猩猩群养很少,更多是几只合养或单独饲养,群体争斗很少见,它们也不与人类产生直接接触,没有引发争斗的情境。圈养黑猩猩扔东西,尤其是向人类扔东西,大多出于生活匮乏带来的压力和躁动。
就像Jon Coe 提到的那个给大象拴脚链的怪圈理论:为什么要把大象拴起来?因为它们会打架;它们为什么要打架?因为脚被拴起来了。
同样,在动物园里,因为怕黑猩猩会扔东西,所以它们的运动场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没有可扔的物体;因为展区中什么都没有,枯燥的环境促成它们一有机会就扔东西。
所有饲养员和游客遗落在展区里的东西都能成为可扔之物,至于有些黑猩猩会扔粪便,原因很简单,空空的兽舍里,当它们寻找一些东西来发泄沮丧时,粪便离它们最近、随手可得且储量丰富。在野外,黑猩猩不会去接触自己的粪便,对它们来说这样做是一种致病方式。
当网络上出现黑猩猩向游客扔东西的时候,我们看到动物园给出的解释,要么是说游客激怒了动物,要么是说动物跟游客学坏了,要么说那是动物想表达喜欢你,总之将错误推给动物或游客,但在黑猩猩养成向人类扔东西行为这个问题上,也许动物园的责任更大些。
我们可以用行为训练原理来解释一下这个行为的形成原因。
与游客相比,饲养员与动物接触的距离更近也更频繁,当黑猩猩向饲养员扔东西的时候,他们最常见的举动有两种:
口头谴责,饲养员会停下来冲着动物严厉指责几句;提供有形物品,包括饲养员回扔动物,或是用食物试图安抚动物情绪。
这是正强化——提供一个动物喜欢的东西来增加该行为的出现机率。此刻情境下,这个“动物喜欢的东西”对黑猩猩来说并不一定是食物,更重要的是“引起人类的关注”。
站在人类角度,他是在骂动物或是在哄动物;站在动物角度,“有其它动物和我互动了,不无聊了!”
迅速逃离,这几乎是所有人类面对这种情况时的最常见反应。
这是负强化——移除一个动物不喜欢的东西来增加该行为出现的机率。
站在人类角度,逃离是下意识动作;站在动物角度,“我可以让不喜欢的人类离开!”
如果饲养员对动物来说是一个嫌恶刺激,则该刺激出现在动物身边时就构成了负强化行为训练的情境前提。动物向饲养员投掷粪便可以有效移除这一嫌恶刺激,于是该行为被强化。
没有哪个饲养员希望被黑猩猩砸,但这两种举动无疑都“强化”了黑猩猩扔东西的行为。
如果不能正确分析动物的行为动机、环境因素、强化机制,不了解条件作用原理,也就不可能用正确的方式消除圈养下动物出现的非期望行为。
除了应用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来消除这个行为,更重要的工作是为动物提供多样化的丰容,给动物创造控制笼内环境的机会,对于黑猩猩这类高等灵长动物,如果仅仅提供有限的方式,装几个栖架、撒放点食物、种一些植物……可以说那算不上丰容。
同时,动物园作为动物管护者,最应该认识到的是:让群居动物生活在群体中,才是最大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