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AD学术:人工心脏术前一般情况、呼吸、肝功能、肾功能评估
时间:2025-05-27 12:09:0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全面、系统的术前评估不仅关乎手术成功率,更直接影响LVAD患者的远期预后和生活质量。我们基于2023年《中国左心室辅助装置候选者术前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结合2023年ISHLT机械循环支持指南,重点讨论下心室辅助装置术前的一般情况评估、呼吸系统评估以及肝肾功能评估的临床要点。
一般情况评估:年龄、体表面积与衰弱综合判断
年龄因素的临床考量
在LVAD候选者的评估中,年龄不再是绝对禁忌证,这一观念的转变体现了现代医学对个体化治疗的重视。尽管高龄是LVAD植入术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多项研究表明,在经过充分筛选的老年患者中,LVAD治疗仍能带来显著获益。
2023年ISHLT指南未将年龄作为LVAD植入术的独立排除标准,中国专家共识将80岁以上列为相对禁忌证,这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与年龄相关的其他危险因素,如衰弱程度、合并症负担以及认知功能状态。
💡 笔者提示
临床工作中发现,70-80岁患者的术后恢复差异极大,关键在于功能状态而非生理年龄。建议对高龄患者采用综合老年评估(CGA),包括活动能力、认知功能、营养状态等多维度评价。对于全科医生,识别衰弱征象比单纯关注年龄更有临床价值。
体表面积与器械选择
体表面积(BSA)是选择LVAD类型的重要参考指标。根据中国专家共识,目前国内外主要LVAD产品的BSA要求如下:
-
国产器械:EVA-Pulsar(永仁心)BSA>1.2m²,CH-VAD(苏州同心)BSA>1.2m²,HeartCon(航天泰心)BSA>1.2m²,Corheart 6(深圳核心)BSA>1.0m²
-
进口器械:HeartMate 3(雅培)和HeartWare(美敦力)均要求BSA>1.2m²
术者需根据患者的体型、BSA和计划植入部位的具体解剖结构全面评估植入泵种类。特别对于BSA较小的患者,需要仔细权衡手术风险与获益比。
衰弱评估的标准化方法
衰弱是影响LVAD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虽不构成绝对禁忌证,但显著增加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远期死亡率。中国专家共识推荐使用Fried衰弱量表进行标准化评估:
Fried衰弱量表评估要点:
-
体重下降:过去1年体重下降>4.5kg或>5%
-
步速减慢:4.57m步行时间≥6-7秒(根据身高调整)
-
握力下降:根据性别和BMI设定不同标准
-
体力活动下降:男性<383kcal/周,女性<270kcal/周
-
自觉疲惫:过去1周超过3天感觉费劲或缺乏干劲
评分标准:≥3分诊断为衰弱,1-2分为衰弱前期,0分为健康状态。

💡 笔者提示
在实际评估中,握力测试往往最具预测价值,简单易行且重现性好。对于明显衰弱的患者,术前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可能改善部分指标,但需要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进行,避免延误最佳手术时机。
呼吸系统评估:肺功能与手术风险的平衡
评估内容与检查项目
所有LVAD候选者术前均需进行全面的呼吸系统评估,这不仅关乎围术期管理,更影响远期生存质量。评估内容包括:
-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吸烟史、职业暴露史、既往肺部疾病
-
体格检查:重点关注呼吸音、胸廓活动度、紫绀情况
-
功能检查:肺功能测试、动脉血气分析
-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必要时行胸部CT
慢性肺病的风险评估
严重慢性肺病是LVAD植入的相对禁忌证。根据专家共识,以下情况需特别谨慎植入LVAD: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强化抗心衰治疗后,1秒率<40%为相对禁忌证
-
限制性肺疾病: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或一氧化碳弥散能力均<预测值50%需慎重考虑
-
晚期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绝对禁忌证
💡 笔者提示临床中发现,部分患者的"肺功能异常"实际上是心衰所致的功能性改变。建议在利尿、改善血流动力学后重新评估肺功能。对于呼吸科会诊,需要明确告知心衰严重程度,有助于更准确的功能评估。
肝功能评估:从急性损伤到慢性疾病的分层管理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评估
肝功能评估是LVAD术前必不可少的环节,需要关注的检查项目包括:
-
生化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AST、ALT、白蛋白
-
凝血功能:PT、APTT、INR等凝血指标
-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必要时行腹部CT
-
特殊情况:有肝病史或慢性右心衰患者应筛查肝硬化,必要时肝脏活检
肝功能损伤的分层诊断
根据2023年中国专家共识,肝功能评估采用分层管理策略:
急性肝损伤患者:
-
TBIL>3mg/dl且经治疗48小时无改善:相对禁忌证
-
TBIL 1-3mg/dl伴ALT异常:轻度增加风险,可考虑手术
慢性肝损伤患者:
-
TBIL>3mg/dl、肝硬化或MELD评分>17分:绝对禁忌证
-
TBIL 1-3mg/dl:增加整体风险,需综合评估

PARADIGM-HF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肝功能轻度异常的心衰患者在LVAD支持下仍能获得生存获益,但需要更密切的围术期监护。
💡 笔者提示
心源性肝损伤往往可逆,而原发性肝病则难以改善。临床中需要仔细鉴别,可通过心衰治疗后肝功能的变化趋势来判断。对于消化科会诊,建议明确说明是否存在右心衰竭,这对判断肝损伤性质很重要。
MELD评分的临床应用
根据2023ISHLT机械循环支持指南,慢性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是评估肝病严重程度的重要工具:
-
MELD>17分:为LVAD植入禁忌证
-
MELD 13-17分:为手术风险增加的拐点
-
MELD<13分:相对安全范围
MELD评分不仅反映肝功能状态,还与术后出血风险、感染率以及整体预后密切相关。

肾功能评估:从急性损伤到透析依赖的管理策略
肾功能分层评估标准
肾功能评估是LVAD术前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影响手术风险和远期预后。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分层:
-
**eGFR>60ml/(min·1.73m²)**:轻度受损,不增加术后死亡率
-
**eGFR 30-60ml/(min·1.73m²)**:中度受损,增加总体风险
-
**eGFR<30ml/(min·1.73m²)**:重度受损,显著增加不良结局风险
长期肾脏替代治疗为绝对禁忌证,无论血液透析还是腹膜透析都将面临血流动力学波动、感染及血栓风险显著增加的问题。

心肾综合征的识别与处理
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心肾综合征极为常见,需要仔细鉴别原发性肾病与心源性肾功能损害:
心源性肾功能损害特点:
-
与心功能恶化时间相关
-
尿蛋白轻度增加(通常<1g/24h)
-
改善心功能后肾功能可部分恢复
-
肾脏超声显示结构基本正常
原发性肾病特点:
-
病史较长,与心衰发作无明确时间关系
-
尿蛋白显著增加或血尿明显
-
肾脏超声提示结构异常
-
心功能改善后肾功能无明显恢复
INTERMACS数据显示,术前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LVAD支持下,60%以上可获得肾功能改善,这进一步支持了积极治疗的策略。
总结
LVAD术前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一般情况、呼吸系统、肝肾功能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年龄不再是绝对禁忌证,但衰弱评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呼吸系统评估需要区分心源性与肺源性功能障碍;肝肾功能评估则要准确识别急慢性损伤,评估恢复潜力。
随着LVA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相信我们对术前评估的认识将更加深入,为更多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