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跷的重度维B12缺乏症,20岁大学生突然瘫痪,医生问诊后果断报警
时间:2025-08-05 12:24:4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案例描述
20岁,大学生小明(化名),本应活力四射的年纪,此时却在家人的陪同下,拄着拐杖,晃晃悠悠地走进在王医生的诊室门口。
焦急的母亲显得十分无助:“医生,快帮我儿子看看,他腿不听使唤了!”
经过一系列详细检查,结果触目惊心:男孩四肢肌力下降、痛觉减退,闭眼时手指指鼻尖摇晃不稳……
经过检查,初诊断为重度维生素B12缺乏症。但王医生的心猛地一沉:但这么年轻的患者,到底是什么情况导致的呢?遗传病?药物?长期素食?抑或……
在王医生的耐心追问下,小明终于说了实话,他最近在“打气”:
在三个月前的一场聚会中,朋友递给他一个充满气体的气球,号称比喝酒更刺激,还“不会宿醉”。男孩怀着好奇吸了一口,那甜腻的气体冲入喉咙的瞬间,一种短暂的昏沉与快感袭来,仿佛让他坠入了愉悦的云端。
从那以后,小明便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心情不好时吸,压力大时吸,朋友聚会时吸,甚至心情好庆祝时也吸,这种“奶油气弹”渐渐成了他生活的“必需品”。
据小明讲述,前面两个月只是感觉手脚麻木,在朋友指导下,服用甲钴胺(维生素B12)后麻木感有所减轻。本以为问题解决,却在一次爬山后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双手无力支撑起床、双脚完全不听使唤的地步。
经王医生判定,男孩口中的“打气”正是“笑气”(一氧化二氮),是一种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的“新型毒品”。为了斩断侵害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幕后黑手,医生和家长一起向当地警方报了警。
遗憾的是,虽然经过住院康复治疗,小明的症状虽有所改善,能勉强行走,但部分神经损伤可能是不可逆的,这些伤痕或许将伴随他终身。
维生素B12缺乏症的四大原因
①摄入不足或排出过多(长期呕吐腹泻)或慢性消耗疾病:因存在于肉、奶制品、蛋类等中,故长期素食者可缺乏。
②人体吸收不足:患有胃肠道疾病、体内存在内因子抗体等无法正常吸收。
③药物和毒品影响吸收:发生率相对较高的服用二甲双胍者,长期使用可导致维生素B12缺乏,服用二甲双胍治疗3-4个月可能血B12水平降低,部分服药5-10年才出现;其次,减少胃酸药物也会降低维生素B12的吸收,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
笑气(一氧化二氮/医学上用于吸入性麻醉),小罐装笑气(8g/罐)吸入产生欣快感故娱乐场所滥用后出现行走不稳、肢体麻木,主要机制是影响B12代谢而缺乏。
④遗传病:维生素B12合成或代谢的相关基因缺陷,如儿童青少年发病的甲基丙二酸血症等。
指南明确维生素B12缺乏症的诊断
在《英国医学杂志》在线发表的关于维生素B12缺乏症诊断和管理的指南[2]中提到,活性B12(血清全转钴胺素)是细胞可利用的生物活性维生素B12,因此,比总B12(血清钴胺素)更为准确。需要注意的是,此建议不适用于孕妇或因娱乐性使用笑气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的人群。
指南建议,当初步检测结果在不确定范围内时,考虑检测甲基丙二酸(MMA)作为补充。
指南建议
-
对疑似维生素B12缺乏的患者,使用总B12或活性B12进行初步检测。
-
对于有维生素B12缺乏症状或体征目初步总B12或活性B12检测结果不确定的患者,考虑进一步测量血清MMA浓度。
总B12浓度结果
活性B12浓度结果
维生素B12缺乏的可能性
小于148 pmol/L(小于200 ng/L)
小于25 pmol/L
确认维生素B12缺乏症
148-369 pmol/L(200-500 ng/L)
25-70 pmol/L
不确定范围,可能存在维生素B12缺乏
大于370 pmol/L(大于501 ng/L)
大于70 pmol/L
结果表明维生素B12缺乏症不太可能
常用药物的使用导致维生素B12缺乏
尤其针对维生素B12缺乏的人群,在开具处方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的是,以下这四类药物可能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从而导致维生素B12缺乏。
药物名称
类别
作用机制
二甲双胍
降糖药
维生素B12与内因子复合物与回肠段受体的结合,需要钙离子的参与,而二甲双胍则会拮抗细胞膜上的钙离子,干扰维生素B12的吸收。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拉唑”类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
抑制胃酸分泌的拉唑类药物,会使胃部的pH接近中性,从而影响维生素B12从食物中的释放,从第一步就影响了维生素B12的吸收。
法莫替丁、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替丁”类药物
H2受体拮抗剂
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会影响维生素B12从食物中的释放,带来缺乏风险
新霉素、氯霉素及四环素类的抗生素
部分抗生素
直接损伤肠道黏膜,特别是会损伤吸收维生素B12的末端回肠黏膜,使用这类抗生素,就不可避免的会对维生素B12的吸收造成影响。
维生素B12如何合理补充?
食物来源:动物肝脏、肾脏、牛肉、鱼类、蛋类及奶制品。
口服补充:甲钴胺或腺苷钴胺片剂吸收率更高,且无需内因子参与,适合轻度缺乏者。
注射补充:肌肉注射羟钴胺素(1000μg/次,每周1-2次)适用于严重缺乏或吸收障碍者,起效更快。
温馨提示:补充后需复查血清B12、MMA及血常规,以评估疗效。
声明:本文案例改编自真实门诊案例,出于隐私保护,文章中姓名及数据进行脱敏处理。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年版)[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Toby S, Aamer J, Emma S, Maddie S, Imran J. Vitamin B(12) deficiency: NICE guideline summary. BMJ. 2024;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