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疾病“ 偷走”玩耍时光!研究发现:慢性疾病儿童的心理健康,藏在运动和社交里

时间:2025-08-14 12:12: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慢性身体疾病的影响广泛且深远。荷兰数据显示,约 18% 的 25 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患有慢性身体疾病,包括哮喘、湿疹、癫痫、先天性心脏病及感官障碍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日常功能、社会参与和医疗成本,还会延迟心理社会发展里程碑的达成。更值得关注的是,此类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显著高于健康同龄人,但其潜在机制尚未明确。

玩耍作为儿童大脑、行为及认知发展的关键环节,对心理韧性培养和成年准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慢性身体疾病可能通过疾病本身、应激事件、亲子互动变化等因素限制儿童的玩耍行为,进而增加心理健康风险。此前研究已证实体育活动、社交互动等玩耍行为与心理健康相关,但具体何种玩耍行为及在何时发挥关键作用仍不明确。

本研究旨在系统探讨儿童慢性身体疾病、玩耍行为与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前瞻性关联,重点分析玩耍行为(尤其是活动限制)在慢性身体疾病与后续心理健康问题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以期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数据来源于荷兰 Generation R 研究,这是一项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 4043 名儿童参与者,其中 17.1%(691 人)被确诊为慢性身体疾病(多在 6 岁前确认)。

图:研究流程图

研究变量测量方面,暴露因素为慢性身体疾病,涵盖湿疹、哮喘等 11 类疾病,结合家长报告及医生诊断确认;中介变量为玩耍行为,通过家长报告评估 6 岁时的户外活动、电子游戏、体育活动及活动限制情况,以及 10 岁时的同类指标及社交互动(线上 / 校外)频率;结局变量为心理健康问题,采用 14 岁时的儿童行为量表(CBCL)总得分评估,该量表含 113 个条目,高分提示更多情绪和行为问题。

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慢性身体疾病组儿童平均出生体重低于健康组(3374g vs 3451g,P=0.001),其母亲孕期精神病理问题评分更高(均值差 0.051,P<0.001),但性别、 ethnicity 等其他人口学特征无显著差异。

直接关联:慢性身体疾病与 14 岁时更高的 CBCL 得分显著相关(β=0.27,95% CI=0.13-0.42,P<0.001),且与 6 岁时社交活动限制(OR=2.00)和身体活动限制(OR=2.12)显著相关。此外,10 岁时每周参加体育活动> 4 小时(β=-0.47)及校外社交互动频繁(“极其频繁” 组 β=-0.71)与 14 岁时更少的心理健康问题显著相关。

中介效应:6 岁时的社交活动限制介导了 8.33%(95% CI=2.02%-15.7%)的慢性疾病与心理健康问题关联,身体活动限制介导了 7.72%(95% CI=1.73%-19.1%),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中介分析结果

敏感性分析:采用更宽泛的慢性疾病定义或排除 CBCL 中躯体相关条目后,核心结果仍保持不变。

总之,儿童慢性身体疾病与青少年期心理健康问题风险增加相关,而 6 岁时的社交和身体活动限制是这一关联的重要中介因素。同时,10 岁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校外社交可降低后续心理健康问题风险。这提示早年活动限制可能是慢性疾病儿童心理健康受损的关键机制,因此临床实践中应优先改善此类儿童的活动参与机会,通过促进体育活动和社交互动等玩耍行为,降低其心理健康风险。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不同慢性疾病类型及玩耍方式对结果的影响差异。

原始出处

Koevoets EW, Nijhof SL, Stutvoet MD, et al.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chronic physical conditions, play behavior,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children. World J Pediatr. Published online July 31, 2025. doi:10.1007/s12519-025-00945-z

上一篇: 抑郁症非处方干预研究:哪些产品有潜力?安...

下一篇: Pediatrics:儿童人类偏肺病毒与...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