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罕见病目录》之皮肤神经内分泌癌(梅克尔细胞癌)——疾病临床试验的当前趋势
时间:2025-09-06 12:18: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皮肤神经内分泌癌(梅克尔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 MCC)是一种罕见但极具侵袭性的皮肤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年发病率约为每百万人口1.6例,美国每年约有1600例新发病例。其发病与年龄增长、紫外线暴露、免疫抑制及默克尔细胞多瘤病毒(MCPyV)感染密切相关,其中近半数病例原发于头颈部。MCC具有高复发和高转移率,疾病相关死亡率高达25–50%,显著高于黑色素瘤。
国外学者综述了梅克尔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 MCC)临床试验的最新趋势与未来发展方向
疾病传统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对于无淋巴结转移(N0)的患者,标准治疗为广泛局部切除(WLE)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若SLNB阳性或存在高危因素,则辅以放疗。尽管MCC对放疗敏感,但局部复发率仍高达25–50%,尤其在头颈部MCC中更为显著。化疗虽曾用于晚期患者,但疗效短暂,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3–5个月,且无法实现长期缓解,因此目前已不作为常规推荐。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出现彻底改变了MCC的治疗格局。针对PD-1/PD-L1通路的单克隆抗体已成为晚期或不可切除MCC的一线治疗。2017年,抗PD-L1抗体avelumab基于JAVELIN Merkel 200试验的33%客观缓解率(ORR)和长达40个月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获FDA批准。随后,抗PD-1抗体pembrolizumab在一线治疗中显示出56%的ORR,其中24%为完全缓解;nivolumab在CheckMate 358试验中也达到60%的ORR。2023年,retifanlimab因在POD1UM-201试验中实现52%的ORR而获批。值得注意的是,无论MCPyV阳性或阴性,患者均能从PD-1/PD-L1抑制剂中获益,且疗效持久,约60–70%的患者可实现2年生存。
当前临床研究重点聚焦于免疫治疗的扩展应用与联合策略。在辅助治疗领域,尽管CTLA-4抑制剂ipilimumab在ADMEC试验中未能改善无病生存期(DFS),但PD-1抑制剂显示出潜力。ADMEC-O试验显示,辅助nivolumab较观察组有10%的2年DFS提升;而大型III期STAMP试验(pembrolizumab vs. 观察)和ADAM试验(avelumab辅助治疗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结果将决定免疫治疗是否应成为早期MCC的标准辅助手段。
联合治疗是另一重要方向。放疗不仅用于局部控制,其免疫调节作用可与ICIs协同增效。多项II期试验正在探索pembrolizumab联合立体定向放疗(SBRT)、avelumab联合外照射及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等方案。此外,瘤内注射疗法逐渐兴起,如T-VEC用于PD-1耐药患者,以及新型RNAi药物PH-762的术前新辅助注射试验(NCT06014086),旨在通过局部免疫激活增强系统疗效。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开发针对MCC特异性分子靶点的新疗法,如抑制IMPDH2或NNMT代谢通路以诱导DNA复制应激和抑制肿瘤生长。同时,新型免疫疗法如瘤内先天免疫激活剂IFx-Hu2.0联合pembrolizumab的III期试验即将启动,以及针对LAG-3、TIM-3等多检查点的联合阻断策略(如TRICK-MCC试验),旨在克服免疫治疗耐药,进一步提升疗效。
MCC治疗正从传统模式转向以免疫治疗为核心的综合策略,临床试验正积极探索其在辅助、联合及新型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有望显著改善这一罕见恶性肿瘤的预后。
参考文献:
Tilak, Patel,Rachel, Butz,Brian, Boulmay et al. Current Trends in Clinical Trials for Merkel Cell Carcinoma (MCC).[J] .Cancers (Basel), 2025,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