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微创 vs 传统术式?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二尖瓣修复术后体力活动与睡眠恢复比较

时间:2025-09-07 12:08:2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二尖瓣修复术是治疗二尖瓣疾病的重要外科手段。传统胸骨正中切开术虽疗效确切,但创伤大、恢复慢,限制了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近年来,微创胸腔镜辅助右侧小切口手术因其创伤小、美观性好而逐渐推广,但其在真实世界中对患者日常体力活动和睡眠恢复的客观影响尚缺乏高质量循证证据。本研究基于“UK Mini Mitral”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首次在大规模RCT框架下,利用腕戴式加速度计(GENEActiv),客观评估两种术式对二尖瓣修复患者术后体力活动及睡眠模式的长期影响。

共纳入330例需行二尖瓣修复的成年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微创小切口组(Mini组)或传统胸骨正中切开术组(Sternotomy组)。所有患者在术前及术后6、12、18、24、38和52周佩戴GENEActiv加速度计,连续监测7天24小时的体动数据。有效数据定义为至少包含4个完整24小时记录日。

原始加速度信号由盲法研究人员采用Sedentary Sphere算法进行处理,自动识别并分类睡眠、静坐、轻度体力活动(LPA)及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每日总活动计数、MVPA时间、静坐时间及睡眠效率。统计分析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调整基线协变量。

结果显示,共纳入230名患者(每组115人)提供了合格的加速度计数据。术后6周,两组活动量均显著下降,但Mini组下降幅度更轻(平均减少32,744计数/天),而Sternotomy组下降更为明显(平均减少62,436计数/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3)。至术后18周,Mini组体力活动恢复趋势显著优于传统组,尽管两组均未完全恢复至术前水平。

图:患者在每个时间点的有效和缺失的加速度计文件

Mini组在术后6周和18周的日均MVPA时间分别比Sternotomy组多出约15分钟和10分钟,差异显著。在术后12至24周期间,Mini组每日静坐时间显著少于传统组,提示其更早重返日常活动。在睡眠质量方面,两组间总睡眠时长无显著差异,但Mini组在术后12周的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显著更高,表明其夜间睡眠连续性和质量更优。亚组分析进一步发现,术前体力活动水平较低的患者从微创术式中获益更为明显,尤其在MVPA恢复方面。

图:中等至剧烈体力活动的中位数时间以及每天轻度体力活动和久坐时间的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

综上,本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胸骨正中切口,微创胸腔镜辅助右侧小切口二尖瓣修复术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体力活动恢复速度,表现为更少的活动量下降、更高的MVPA时间、更短的静坐时长以及更优的睡眠效率。可穿戴GENEActiv加速度计作为一种客观、连续、非侵入性的监测工具,在评估外科术后功能康复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原始出处

Wagnild JM, Bayliss C, Maier RH, Ogundimu E, Zacharias J, Akowuah EF. Accelerometer-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After Mitral Valve Surgery: An Analysis of the UK Mini Mitr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irculation.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5, 2025.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5.074651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上一篇: 年轻人急性心梗越来越多!这些真相不容忽视...

下一篇: Circulation:导管消融在终末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