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急性心梗越来越多!这些真相不容忽视!

时间:2025-09-07 12:08: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呈现出令人担忧的上升趋势。中国AMI注册数据库显示,心肌梗死患者中8.6%的人群年龄在45岁以下。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年轻人心血管健康问题的严峻性,更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着我们必须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风险因素:年轻人心肌梗死的“幕后黑手”

年轻人心肌梗死的风险因素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也有一些与年轻人生活方式相关的特殊因素。

1. 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硬化,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对于年轻人来说,高血压可能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或遗传因素引起。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长效降压药物,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能够维持血压平稳,从而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

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在体内过多时,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常用的降脂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稳定或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此外,糖尿病还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异常,进一步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在年轻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成为心肌梗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2. 生活方式相关因素

吸烟:吸烟是年轻人心肌梗死的首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肥胖:肥胖与心肌梗死的关系密切。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容易导致血脂异常、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心肌梗死的风险。近年来,年轻人中肥胖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心肌梗死在年轻人中的增加趋势。

药物滥用:一些年轻人可能会滥用药物,如可卡因、大麻等,这些药物会直接损害心脏和血管,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甚至诱发心肌梗死。

3. 其他因素

心理压力:心理压力也是年轻人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肌耗氧量,同时还会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等,进一步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家族史: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年轻人,其心肌梗死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如果直系亲属中有心肌梗死或冠心病患者,应特别注意心血管健康的监测和管理。

识别与预防:守护心脏健康的关键

1. 识别心肌梗死的早期信号

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然而,年轻人的心肌梗死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逐渐加重时,应高度警惕,需要及时就医。

2. 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肌梗死的基础。年轻人应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同时,要保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控制危险因素:对于已经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年轻人,应积极进行治疗和管理。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等药物在控制血压、血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定期体检也是发现和控制危险因素的重要手段,年轻人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干预。

紧急处理:

关键时刻的救命措施

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时间就是生命。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在等待急救车到来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镇静: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活动,减少心肌耗氧量。

●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一种常用的急救药物,能够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如果患者有心绞痛发作或怀疑心肌梗死,可在医生指导下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血压较低或对硝酸甘油过敏,应避免使用。

● 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能够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为急救人员的到来争取时间。

治疗:

科学应对,降低风险

1. 急性期治疗

再灌注治疗: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治疗措施,目的是尽快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减少心肌损伤。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溶栓治疗适用于无法及时进行PCI的患者,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来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直接PCI是目前最有效的再灌注方法,通过导管技术直接清除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并在必要时放置支架以保持血管通畅。

2. 药物治疗

在急性期,除了再灌注治疗外,还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来稳定病情。

抗血小板药物:用于防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用于进一步预防血栓形成。

β受体阻滞剂:有助于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损伤。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有助于改善心肌重塑,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用于降低胆固醇,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用于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

3. 长期管理

生活方式干预: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心肌梗死的复发至关重要,包括戒烟、限制饮酒、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规律运动以及控制体重。

药物治疗:在急性期后,患者仍需长期服用一些药物来降低复发风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

心理支持:心肌梗死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对于患者的全面康复同样重要。

结语 

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增加趋势提醒我们,心脏健康问题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应提高对心肌梗死的认识,关注自身的心血管健康,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的危险因素管理和及时的急救处理,我们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守护自己的心脏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国循环杂志, 2001, 16(6): 407-422.

[2]WU W Y, BERMAN A N, BIERY D W, et al. Recent trend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ong the young[J]. Curr Opin Cardiol, 2020 Sep;35(5): 524-530. DOI: 10.1097/HCO.0000000000000781.

[3]SOOD A, SINGH A, GADKARI C.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young individuals: a review article[J]. Cureus, 2023 Apr 4;15(4): e37102. DOI: 10.7759/cureus.37102.

[4]China CDC Weekly. 2022. Highlights of the 2022 Natio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port.  Vol. 4, no. 8, April 8, 2022: 145-150. https://weekly.chinacdc.cn/en/article/doi/10.46234/ccdcw2022.026

上一篇: 特别关注|诱导铁死亡: 逆转胰腺癌对吉西...

下一篇: Circulation:微创 vs 传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