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前后应该睡2觉喝4汤 清热消暑抗疲劳平安入夏
时间:2025-06-20 12:18: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夏至,是每年阴阳之气转换的关键时节之一。此时,自然界中的阳气极盛,而阴气初生。人体也随节气变化,开始阳气外浮而渐衰,阴气初始而渐强。
夏至以后,人们所关注的三伏天越来越近,所以夏至可谓是开启一年中最炎热难熬时期的标志。此后人们的代谢旺盛,体力持续消耗,加上人们吃不好,睡不好,届时很容易疰夏。因此为了能够安稳地度过这个段时间,在夏至时节流行着“补夏”的习俗,意在为三伏天做准备打基础。所以进入夏至后,饮食上要更加讲究一些,不仅要清淡开胃,更要兼具营养。下面就来分享3样,正所谓“夏至吃3宝,一年不白忙”,夏至时节补得当,可以为一整年的好身体做铺垫,一定要重视起来,下面就来看看是哪3宝吧,清热消暑抗疲劳,一定别忘了吃。
夏至昼长夜短,养生也应顺应节气,调整作息,晚睡早起,可助阳生阴长、气机调畅。此时要注重睡好2觉,分别是:“子觉”和“午觉”,每天的睡眠时间尽量保持至少7~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子时大睡
子时是指深夜23时至凌晨1时,医认为,子时阴气最盛、阳气较弱,“阳气尽则卧”,可养阳。因此夜晚睡觉最迟应在23时前进入梦乡,深度睡眠有助于养阳。
午时小憩
午时是指上午11时至下午1时,此时阳气最盛、阴气最弱的时候,适合进行短暂的休息,有助于养阴。
但是,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0分钟左右为宜,过长的午睡时间可能会导致起床后的头晕乏力,影响下午的精神状态。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虽然还没有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但气候已步入炎热,人体排汗量增多,损失的水分较多,此时多食汤水有助于补充津液、消暑祛火。
俗话说得好,“夏日喝汤,胜似药方”。正确的食补讲究“因时制宜”,所以夏至过后喝的汤宜清补不宜滋补,这四款夏日必喝的解暑汤,以清暑益气、祛湿健脾为主,让我们一起补起来~
绿豆汤
做法:干净绿豆放入锅内,并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熬煮15~20分钟,绿豆煮开花后,撇去浮沫,晾凉后饮用。可加适量冰糖调味。
三豆汤
做法:取赤小豆、绿豆、黑豆各适量,甘草少许。将三种豆子洗净,提前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和甘草,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豆子软烂即可,也放入适量的冰糖调味。
酸梅汤
做法:准备乌梅、山楂、陈皮、甘草和冰糖适量。将乌梅、山楂、陈皮、甘草洗净,放入玻璃壶或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加入冰糖搅拌至融化即可。待晾凉后饮用,口感酸甜可口。
姜枣茶
说了酸梅汤,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姜枣茶。 “上午姜枣茶,下午酸梅汤”的搭配是符合人体阴阳消长规律的。
做法:准备生姜3片、大枣3颗。将大枣掰开,和生姜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上。
民间素有“六月的羊肉赛人参”的说法。夏至是培补阳气的好时节,对于平素怕冷、手脚冰凉,或是受寒不适的人,吃羊肉可以起到以热逼寒、发汗排毒等作用。
除此之外,炎热的夏季还可多吃苦味食物以及一些具有祛暑气、生津止渴的食物。例如:白菜、苦瓜、丝瓜、黄瓜、番茄、生姜、莲子、鸭肉、绿豆、西瓜、木瓜等。不宜食用肥甘厚味,以免化热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