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亚洲女性都不抽烟,为何肺癌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时间:2025-06-26 12:19:2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24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显示肺癌发病率高居榜首。颠覆我们认知的是,在女性中,肺癌竟超过了乳腺癌成为了发病率第一的肿瘤。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肺癌的高发人群有“老年、男性、吸烟”三大特点。然而恰恰相反的是,我国近五年来不吸烟的年轻女性肺癌患者占总发病率的60%以上。
女性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1.被动吸烟
吸烟是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受到烟草烟雾的影响而导致肺癌,不仅吸烟女性较同龄男性患肺癌风险更高,而且二手烟对女性的影响也更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引发的疾病。中国烟民有3亿,每天至少一次暴露于二手烟的人有7.4亿,吸入量更不存在“安全水平”,吸入即有害。
2.室内空气污染
从中国的烹饪习惯来看,烹饪时产生的大量油烟也是导致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烹饪时的高温煎炒,会使油类产生挥发性物质,比如苯并芘、丁二烯、苯酚,这些都是致癌物质。
此外,在通风不良的室内燃烧煤炭和生物质(如木柴、稻壳等)用来取暖和烹饪,也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3.遗传因素
基因及分子易感性也是非吸烟女性罹患肺癌的重要风险因素。有肺癌家族史的个体,即使在不吸烟的家庭中,肺癌的发病率也会增加。有研究表明,与具有类似家族史的非吸烟男性相比,具有肺癌家族史的非吸烟家庭中的非吸烟女性患肺癌的风险更高。
4.激素
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对于女性肺癌的影响较为复杂。有研究者认为绝经年龄晚、月经周期短和胎次少等原因所致的内源性雌激素暴露增加会使中国非吸烟女性患肺癌的风险增加。
5.心理压力
职业与家庭容易给现代女性带来大量的精神压力,情绪易长期处于压抑状态。“C性格”又称之为“癌症性格”,在女性身上表现更为明显。这种性格的人,爱生闷气,钻牛角尖,焦虑不安。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性格也为肺癌的发生埋下了危险的祸根。
如何做好肺癌的预防和早期筛查呢?
肺癌筛查建议
1.薄层低剂量螺旋CT(LDCT)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结节检出工具,公认的肺癌筛查的金标准。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做低剂量螺旋 CT筛查。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CT检查。
2.若检出肺结节,根据结节影像特征及大小,如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胸部CT平扫或增强来复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等发表在《中国癌症杂志》上的《非高危人群的肺癌筛查策略》,针对检查年龄和时间还提出了以下2个建议:
建议1:提前基线CT(baseline CT)时间到30岁附近
非高危人群的肺癌和高危人群的肺癌最大的不同在于肿瘤人群的年轻化和生物学行为的惰性化,所以进行第一次CT检查的时间需要提前才能保证覆盖范围更广。
不仅如此,已有研究表明,年轻人中的肺癌因为容易被忽视所以发现较晚,进展迅速而导致预后较差。
建议2:随访的间隔时间应更加延长
建议第1次低剂量螺旋CT后,如果结果为阴性,则间隔时间将根据年龄和其他危险因素而有所不同,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诊断前CT随访的次数和增加发现癌症进展的机会。对于50岁以下的人群,间隔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年。
但是对于50~60岁的人群,如果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则间隔时间为5年;如果存在至少一种其他危险因素,则间隔时间缩短至3年;如果在第1次低剂量螺旋CT 检查时发现有结节,则应进入另一个结节评估和诊疗过程。
肿瘤防治,防重于治,但总会有防不胜防的时候。因此,衷心建议大家参照指南建议,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的将肿瘤扼杀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