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necol Endocrinol:大豆异黄酮阻断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提升雌激素硫转移酶,靶向内异症雌激素代谢

时间:2025-08-03 12:19:4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Highlight:

  • 大豆异黄酮中的达依宗(daidzein)富集型非糖苷形式(DRIAs)显著抑制了内异症组织中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HSD17β1)的表达及其酶活性,降低了活性雌二醇(E2)的生成。
  • DRIAs促进雌激素硫转移酶(EST)表达,增强活性雌激素的代谢失活,减弱局部雌激素活性。
  • 该研究首次通过患者组织免疫组化证实,DRIAs口服治疗能有效抑制卵巢内异症囊肿组织中HSD17β1的表达,显示了其内异症治疗潜力。

一、研究概述

内异症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大豆异黄酮类物质作为植物来源的弱雌激素,因其与雌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在调控内异症发展方面受到关注。来自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在《Gynecological Endocrinology》期刊(2025年第41卷第1期)中的这篇文章,聚焦于达依宗富集的异黄酮非糖苷形式(DRIAs)对内异症组织中关键雌激素代谢酶的影响,特别是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HSD17β1)和雌激素硫转移酶(EST)。该研究通过体外培养的卵巢内异症间质细胞(OESCs)及患者手术获取的内异症囊肿组织,系统阐明了DRIAs调控局部雌激素生物合成和代谢的分子机制,揭示了DRIAs在内异症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背景

内异症影响5-10%育龄女性,约一半伴有盆腔疼痛及不孕。该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是局部异常雌激素生成,尤其是雌二醇(E2)的过度累积促进病灶增殖和炎症反应。局部雌激素代谢酶如芳香酶(CYP19A1)催化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HSD17β1)促进弱活性雌酮(E1)还原为强活性雌二醇(E2),而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HSD17β2)则负责E2向E1的逆转化,从而调节局部雌激素活性。同时,雌激素硫转移酶(EST)能促进雌激素硫酸盐化,降低雌激素活性。异常的酶表达及功能失衡,导致内异症病灶内的雌激素过多,推动疾病发展。大豆异黄酮作为具有弱雌激素作用的植物化合物,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其调节内异症相关酶活性和细胞增殖的潜力逐渐显现。


三、研究方法

研究选取接受卵巢内异症手术切除的患者组织样本,分为DRIAs治疗组(口服30 mg,16周)和未治疗组。临床样本采用免疫组化分析HSD17β1蛋白表达。体外部分,研究者从患者卵巢内异症囊肿组织中分离间质细胞(OESCs),在培养条件下用20 μM DRIAs孵育72小时。通过qRT-PCR检测HSD17β1、HSD17β2、HSD17β7、HSD17β12、STS(类固醇硫酸酯酶)及EST基因表达变化。HSD17β1的酶活性则利用薄层色谱法检测放射性标记的E1向E2的转化率。此外,免疫组化采用H-score半定量分析患者组织中HSD17β1的表达强度。


四、研究结果

DRIAs调控雌激素代谢酶基因表达

在OESCs中,DRIAs显著抑制了HSD17β1的基因表达(P < 0.01),而对HSD17β2、HSD17β7、HSD17β12及STS的表达无显著影响。与此同时,EST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 < 0.05),表明DRIAs促进雌激素的硫酸盐化代谢。

上一篇: 青少年特应性皮炎心理及行为问题研究进展

下一篇: Scientific Reports:子...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