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EMG):From H反射 to F波

时间:2025-09-11 12:14:5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论坛导读:肌电图(EMG)是研究肌肉静息和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特性的一门学科。依据神经解剖原理和神经电生理特性对周围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为临床进一步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F波与H反射,又叫迟发反应(late response),主要用来研究的是近端神经节段。

图片

肌电图广义包括神经传导检查(NCS)和针电极肌电图检查(EMG)。EMG有助于定位诊断肌肉?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对于神经 ① 弥漫性?根、丛、干、支?② 轴索损害?脱髓鞘损害?③ 感觉纤维损害?运动纤维损害?二者都有?④ 急性病程?亚急性?慢性?H反射是评估特定节段(S1)感觉-运动反射弧(尤其感觉传入和突触功能)的金标准。F波是评估运动神经近端传导(包括多节段神经根)最常用的筛查工具,适用性更广。在怀疑神经根或近端神经病变时(如腰骶神经根病),联合检测F波(评估近端运动传导)和H反射(评估S1反射弧)能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掌握两者的原理和区别对于准确解读神经传导研究结果、定位神经损伤部位至关重要。

H反射(H reflex),“H“来自于德国神经生理学家Hoffmann名字。H反射产生的原理是给予神经干电刺激(要引出H反射本质上刺激的是感觉神经),经感觉神经Ⅰa类纤维传入脊髓后角,由α神经元轴突传出,引起相应的肌肉产生动作电位,因此H反射是真正的神经反射。在成人胫神经可引出H反射。

H反射潜伏期是H反射常用的指标。影响H反射潜伏期的因素包括年龄和下肢长度。应当注意双侧H反射进行对比,两侧潜伏期相差1.5ms被认为是异常。H 反射是真正意义的反射,是用电生理方法刺激胫神经后,由 Ia 类感觉神经传入,经过突触,再由胫神经运动纤维传出,而导致它所支配的腓肠肌收缩。

图片

① H 反射的存在与踝反射(S1 神经根)的存在有很大关系。临床中踝反射消失,多数患者 H 反射消失,有些 H 反射也可存在,潜伏期延长。

② 近端胫神经根、坐骨神经病、腰骶神经丛和 S1 神经根病变时,都可以出现 H 反射,潜伏期延长。

③ 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早期也可出现 H 反射,潜伏期延长。

2)F波(F wave)是运动迟发反应,它出现在复合肌肉动作电位之后(CMAP,也直接称为M波)。运动神经远端受到刺激,冲动沿神经逆行传导至前角细胞,使其兴奋放电,形成F波,因最初在足部小肌肉得名,反映运动神经近端功能,在上肢腕部刺激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出现的潜伏期常为25~32ms。在下肢踝部刺激腓神经和胫神经,F反应出现的潜伏期为45~56ms。F 波是指神经干在强刺激下,肌肉动作电位 M 波后出现的一个小的动作电位。

图片

① 对大多数多发性神经病来说,F 波潜伏期可以正常或轻度延长,但在以神经根损害为主的病变时,F 波潜伏时则可明显延长;如 GBS由于其是获得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脱髓鞘最早发生于神经根处,所以,在早期,当常规神经传导检查完全正常时,就会出现 F 波潜伏期延长或 F 波消失。

② 尽管 F 波反映近端神经根的功能状态,但在实践中发现其实用价值有限,原因是 F 波潜伏期延长只出现在支配所记录肌肉的神经根上,另外如果神经根病变以感觉根损害为主,则 F 波不会出现改变。

③ 当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很低时,F 波很难引出,原因是当 F 波波幅仅为 M 波波幅的 1% 时,并不意味着近端神经的损害,而是由于轴索严重损害,使得 F 波太小,不易看出所导致。

临床判定中H反射和F波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的。H反射是评估特定节段(S1)感觉-运动反射弧(尤其感觉传入和突触功能)的金标准。F波是评估运动神经近端传导(包括多节段神经根)最常用的筛查工具,适用性更广。在怀疑神经根或近端神经病变时(如腰骶神经根病),联合检测F波(评估近端运动传导)和H反射(评估S1反射弧)能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H反射和F波二者互补:H反射→ 感觉传入 + 神经根功能。F波→ 运动传出 + 近端神经传导。例如吉兰-巴雷综合征(GBS) 早期可见F波消失,H反射可能正常;慢性期两者均可异常。H反射消失提示S1神经根或传入通路异常;F波潜伏期延长/缺失提示近端运动神经脱髓鞘。在腰椎神经根病中,H反射敏感性(>90%)高于F波;而在GBS中,F波异常率可达98%,是早期电生理诊断核心指标。

参考文献

  • Fisher MA. H reflexes and F waves. Fundamentals, normal and abnormal patterns. Neurol Clin. 2002 May;20(2):339-60, vi. doi: 10.1016/s0733-8619(01)00004-4. 

  • Jerath N, et al. F wave, A wave, H reflex, and blink reflex. Handb Clin Neurol. 2019;160:225-239. doi: 10.1016/B978-0-444-64032-1.

  • Pereira M, et al. Exercise following immobility increases lower motor neuron excitability: F-wave and H-reflex studies. Neurophysiol Clin. 2022 Apr;52(2):147-156. doi: 10.1016/j.neucli.2021.12.004.

  • Jusić A, et al. H-reflex and F-wave potentials in leg and arm muscles. Electromyogr Clin Neurophysiol. 1995 Dec;35(8):471-8.

  • Trujillo-Hernández B, et al. F-wave and H-reflex alterations in recently diagnosed diabetic patients. J Clin Neurosci. 2005 Sep;12(7):763-6. doi: 10.1016/j.jocn.2004.09.018.

  • Dishman JD, et al. Understanding inhibitory mechanisms of lumbar spinal manipulation using H-reflex and F-wave responses: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J Neurosci Methods. 2012 Sep 30;210(2):169-77. doi: 10.1016/j.jneumeth.2012.07.014.

上一篇: Neurology:突破CLN3型神经元...

下一篇: 山大仇吉川/刘宏团队AM:生物正交活性微...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