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老人凌晨四点白衣列队行走 老人凌晨四点集体“辟谷”
时间:2025-06-30 12:19:5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近日,一段多名身穿白衣的居民凌晨4时许在道路上行走的监控在网络流传,网友直呼“好诡异”。
有媒体核实,事件发生于6月24日,地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芙蓉嶂风景区附近。
花都区官方人士称,警方和社区已到场调查,他们是在进行“辟谷”,涉事人员共50余人,多为老人。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24日凌晨三四点外出是内部约定。其统一着装为印有字样的制服,部分人用酒店毛巾遮挡文字。
芙蓉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涉事人员已全部离开。
资料显示,“辟谷”,又称却谷、绝谷、休粮等,即不吃东西。又称服气,是一种通过内气修行来强化身体机能和心灵净化的健康实践,是道教中的道士用节制饮食来养生的一种方法。
辟谷源自中国古代道教和佛教的修行实践,指在一定时间内断食或限制食物摄入,通常以清水、果汁等替代,旨在净化身体、提升精神或辅助疾病治疗。
它在以前是指不吃五谷,即稻、黍、稷、麻、菽等主食,而采用水果、山珍、鸟兽肉等食品来养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辟谷一般是指断食疗法,即不吃食物。辟谷主要是通过节制饮食,改变饮食结构,从而达到排毒、减肥、促进新陈代谢的目的,但目前尚无科学依据支撑。
要注意的是,辟谷过程中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免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电解质平衡,从而造成身体不适的情况。
针对以上乱象和危害,我们需要建立“科学-传统”对话机制。组织中医专家、营养学家、运动医学研究者共同制定养生指南,用现代科学语言解释传统理论(如用代谢组学解析“排毒”机理);打造权威科普IP。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以趣味实验、案例对比破除“神秘能量”神话(如用生物反馈仪、血糖仪等监测辟谷者身体变化)。
针对老年人群尤其要培养“批判性养生”思维。比如,用漫画、情景剧形式揭露“神秘养生”话术(如“祖传秘方”“大师加持”)。在老年人群中倡导“渐进式养生”理念:强调健康需通过长期饮食、运动、作息管理实现,而非依赖短期神秘化的“灵修”。
养生活动的神秘化,本质是现代社会对“确定性”的渴望与健康领域复杂性的矛盾体现。破除这一现象,既需要科学理性对伪概念的“祛魅”,也需要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焕新”。唯有如此,才能让养生回归“未病先防、天人合一”的初心,而非沦为商业逐利或认知偏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