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Infectious Diseases:体重指数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影响

时间:2025-08-27 12:10:1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PD)是一种慢性肺部感染,主要影响中老年女性。该病常伴有支气管扩张和空洞病变,导致肺实质逐渐破坏。临床观察发现,NTM-PD患者中低体重(低BMI)较为常见,且与疾病进展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BMI低于18.5 kg/m²被证实为生存时间缩短的重要预测因子,并被纳入BACES评分体系中,用于NTM-PD患者死亡风险评估。 肺炎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NTM-PD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然而,以往针对BMI对NTM-PD合并CAP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数据较为缺乏。

本研究利用日本诊断程序组合数据库(DPC)中的13,30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PD)患者数据,探讨了不同体重指数(BMI)对因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的预后影响。结果显示,BMI低于18.5 kg/m²的患者,其院内死亡率、住院时间及1年内再入院率均显著升高,尤其是极低体重(BMI<16 kg/m²)患者风险最高,提示BMI评估对于NTM-PD患者CAP风险分层及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4月至2020年3月期间,使用日本DPC数据库收集的成人NTM-PD患者住院资料。纳入标准为ICD-10编码确认的NTM-PD患者,且因CAP住院。排除合并HIV感染或遗传性易感NTM疾病的患者。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BMI分类分为:严重低体重(BMI<16 kg/m²)、轻中度低体重(16≤BMI<18.5 kg/m²)、正常体重(18.5≤BMI<25 kg/m²)及超重-肥胖(BMI≥25 kg/m²)四组。 主要终点为院内死亡率,次要终点包括排除死亡出院患者的住院天数及1年内以CAP为因的再入院率。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回归模型处理BMI连续变量,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史、A-DROP评分及多种合并症等混杂因素。

结果显示,共纳入13,302例患者,中位年龄79岁,女性占63.7%。患者中55.2%低于正常体重,2.8%超重或肥胖。整体院内死亡率为10.9%。RCS模型显示,BMI低于18.5 kg/m²时,院内死亡率显著升高,BMI为16 kg/m²时,调整后死亡风险为正常体重(22 kg/m²)患者的2.44倍。严重低体重组院内死亡率最高(17.1%),且住院时间最长(中位17天)。此外,低体重患者1年内因CAP再入院率亦明显增加(调整后OR 1.55)。相反,超重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和再入院率均有所降低,支持“肥胖悖论”现象。

图:体重指数与院内死亡率的限制性立方样条图

图:体重指数与住院时长的限制性立方样条图

图:体重指数与1年内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再入院的限制性立方样条图

综上,本研究证实了NTM-PD患者中,低BMI与因CAP住院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既往研究已揭示一般人群中体重过低与CAP死亡风险增加的关联,本研究进一步强调在NTM-PD这一特殊群体中,这一风险更为显著。这可能源于营养不良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以及NTM-PD本身引起的肺组织破坏,双重作用加剧感染严重性。 NTM-PD与支气管扩张密切相关,后者导致黏液清除受损,机体防御机制减弱,感染易复发和加重。此外,影像学严重度和空洞病变与营养状态相关,进一步提示低体重患者存在病情进展的风险。 “肥胖悖论”现象在本研究中亦得体现,超重患者CAP院内死亡率降低,可能与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调节及能量储备充足有关。

原始出处

Goh Tanaka, Shotaro Aso.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and the prognosis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patients with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pulmonary disease: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using a nationwide inpatient database.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25) 25:1069.https://doi.org/10.1186/s12879-025-11426-z

上一篇: BMC Psychology:工作塑造在...

下一篇: 问诊分析:看了十多位医生也弄不明白,这样...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