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男人学历越高可能就越“自私”,而女人却不一样

时间:2025-09-08 12:16:3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许多研究反复强调,帮助他人和参与志愿服务——科学家们称之为“亲社会行为”——对社会和个人都有显著益处。

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度,还能改善志愿者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常理看来,教育作为塑造个人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因素,自然被视为推动这些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力量,许多研究也显示受教育越多的人更愿意付出时间帮助他人。

然而,一项来自土耳其的研究却颠覆了这一普遍认知。

这项研究利用了1997年土耳其实施的义务教育延长政策:义务教育从五年增至八年,意味着1986年后出生的孩子必须多接受三年正规教育。

图片

研究人员巧妙地将1987-1993年出生的孩子作为“受政策影响的实验组”,而1979-1985年出生的孩子作为“未受政策影响的对照组”,利用2014-2015年的土耳其时间使用调查数据,细致记录了人们如何分配时间,包括志愿服务和帮助他人的活动。

为避免单纯的相关性误导,他们采用“工具变量法”等严格统计手段,探寻教育变动对亲社会行为的真实因果影响。

结果发现:

首先,教育改革显著提升了受教育水平。

受政策影响的男性和女性完成至少八年学业的可能性分别提高了12.8%和11.6%。

这表明政策的教育扩展目标已成功实现。

但令人意外的是,教育增长对男性的亲社会行为起了反作用。

数据显示,受教育水平提升的男性,每年花在志愿和帮助他人上的时间减少了接近13小时(779分钟),这是一个统计上显著的负效应。

相比之下,女性则没有显示出教育对亲社会行为的显著影响。

不过,这或许与土耳其女性较低的劳动参与率密切相关。

为何教育导致了男性亲社会时间的萎缩?

研究从两个方面给出了答案:劳动力市场和个人偏好。

首先,教育提高了男性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带来更高工资和更长工作时间。

从数据来看,受教育男性虽然收入增加,但也更多将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导致用于亲社会活动的时间缩短,尤其是在低收入群体中更为明显。

换言之,工作时间“挤占”了帮助他人的时间。

其次,教育还改变了男性的时间分配偏好。

研究发现,受教育男性在休闲和体育活动上的时间增加了大约6小时(370分钟)。

这或许意味着教育提升了他们对个人生活质量的关注,倾向于花更多时间享受私人兴趣与健康,而非社会志愿服务。

这项研究启示我们,教育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非单向和简单的。

提升教育未必直接激发更多助人行为,有时反而会因为就业压力和生活方式改变,而减少志愿时间。

政策设计和倡议需要更细致地理解这种微妙关系,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时间分配。

教育无疑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但如何让有更多知识的人在拼搏生活的同时也关照他人,是未来社会亟待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DOI:10.2139/ssrn.3445824

上一篇: 单克隆抗体分析工具:色谱法

下一篇: 重点:重症ARDS早期液体复苏流程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