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s:低甲基化药物联合维奈托克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肾病不影响总生存,急性肾损伤成“拦路虎
时间:2025-09-15 12:12:5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急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老年患者因体质及合并症限制,难以耐受传统高强度化疗。近年来,低甲基化药物(如阿扎胞苷、地西他滨)联合靶向药物维奈托克(VEN)成为老年AML的一线选择,疗效与耐受性兼顾。然而,肾功能状况,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中普遍存在的肾功能减退,对治疗安全性及预后可能产生影响,但目前相关数据有限。 在老年患者中,慢性肾病(CKD)较为常见,且治疗过程中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较高。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和清除,增加毒副作用风险,同时可能加重患者疾病负担,影响生存结局。因此,深入探讨肾功能对低甲基化药物与VEN联合治疗老年AML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研究重点评估了治疗前已有的CKD和治疗期间发生的AKI对患者疗效及生存的影响。结果发现,治疗期间发生的AKI显著关联早期死亡率升高和整体生存缩短,而既往CKD对总生存期影响不显著。这为临床监测和肾功能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分析,纳入130例新诊断的老年AML患者,均接受低甲基化药物联合VEN治疗。研究焦点集中于治疗前的肾功能状态和治疗第一周期中肾功能的动态变化。慢性肾病定义依据基线肾小球滤过率(eGFR)指标,急性肾损伤根据治疗期间出现的肾功能骤降诊断标准确定。对患者的整体响应率(ORR)、无事件生存期(EFS)、无复发生存期(RFS)及总生存期(OS)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肾功能异常与临床结局的关系。
结果发现,约43%的患者在治疗前即患有慢性肾病,治疗期间38%的患者出现了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与实验室肿瘤溶解综合征(LTLS)显著相关,这可能反映了肿瘤负荷与治疗反应之间的联系。 慢性肾病患者在多变量分析中显示出整体响应率较低的趋势(OR 0.5,p=0.07),无复发生存期在单变量分析中存在不利趋势(HR 2.16,p=0.06),但多变量调整后未达到统计显著(HR 1.93,p=0.15)。
图:整个队列的Kaplan-Meier生存估计
慢性肾病对总体生存期和无事件生存期无明显影响,表明既往肾功能减退不应成为限制此类治疗的绝对禁忌。 相比之下,治疗期间发生的急性肾损伤与更高的30天和60天死亡率密切相关,独立预测总生存期(HR 1.86,p=0.01)和无事件生存期(HR 1.81,p=0.007)显著降低。无复发生存期在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间差异不大。 此外,感染性休克(败血症)是急性肾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3%对比无急性肾损伤的5%),提示肾功能障碍可能加重免疫和感染风险,进而影响患者预后。
图:根据治疗开始前KDIGO分期≤2与KDIGO分期>2分组的Kaplan-Meier生存估计以及log-rank检验结果
总之,本研究明确指出,老年AML患者在接受低甲基化药物联合VEN治疗时,治疗期内的急性肾损伤是一个关键的负面预后因子,提醒临床医师应加强肾功能动态监测和早期干预。尽管既往存在慢性肾病的患者治疗反应略有下降趋势,但总体生存未显著受影响,支持该治疗方案可安全应用于肾功能减退患者。 肾损伤的预防和管理包括合理液体管理、避免肾毒性药物、及时处理肿瘤溶解综合征及感染等,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耐受性和生存质量。未来需开展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明确肾功能保护策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
原始出处
Krüger, K.; Gabdoulline, R.; Wichmann, M.; Schmidt, B.M.W.; Götze, K.; Braitsch, K.; Schmalbrock, L.; Bullinger, L.; Westendorf, F.; Fiedler, W.; et al. Prognostic Role of Kidney Disease in Newly Diagnos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Under Venetoclax-Based Low-Intensity Therapy. Cancers 2025, 17, 2993. https://doi.org/10.3390/cancers17182993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