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闰月说 | 类风湿+白细胞减少=白血病风险?医生这样说…
时间:2025-08-27 12:10:3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医生,我这白细胞数值这么低,是不是快要得白血病了呀?
张女士是一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年来一直按时服药治疗,可最近体检时,她发现自己的白细胞数值持续走低,这个结果让她焦虑得整夜都睡不着觉。
相信不少类风湿患者都有过类似揪心的经历,那么类风湿患者白细胞减少,真的和白血病有关系吗?
导致白细胞减少的原因
2012 年,一项针对 856 例白细胞减少病例的原因分析显示:
✔ 肿瘤相关因素: 肿瘤放射或化学治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占比最高,达到 27.3%。
✔ 血液系统疾病: 像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占比 21%。
✔ 肝脏疾病: 肝脏疾病导致的白细胞减少占比为 15.8%。
✔ 风湿免疫疾病: 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疾病导致的白细胞减少占比是 15.4%。
✔ 其他因素: 各种继发感染导致的白细胞减少,占比 8.2%。
从这份研究中不难看出,造成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复杂多样,白血病并不是造成白细胞减少的唯一或主要疾病原因。所以,仅仅依据白细胞减少这一点,是不能断定自己患上白血病的。
类风湿为啥会出现白细胞减少?
现实中,类风湿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情况并不少见,主要有以下这些原因:
◼ 疾病本身导致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可能会累及全身绝大多数的器官和系统。当疾病影响到血液系统时,就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情况。
其中,费尔蒂综合征(Felty 综合征)就是一种罕见的但病情严重的类风湿类型,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就是持续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 治疗药物导致
治疗类风湿的一些常用药物,如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生物制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等,都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
在这些药物中,DMARDs导致白细胞减少的可能性相对更高。例如甲氨蝶呤,有研究对服用该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案例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就有 10.1% 的患者出现了白细胞减少的情况。
类风湿伴白细胞减少的治疗
在应对类风湿伴随白细胞减少的问题上,西医和中医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治疗方法。
● 西医治疗
如果类风湿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情况,需要由风湿免疫科专科医生来调整药物剂量,或者停用、更换药物。
通过合理调整药物,大多数患者的白细胞可以在后续治疗过程中恢复正常。必要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用升白药物或小剂量激素进行治疗。
● 中医治疗
中医里并没有白细胞的概念,通常是通过患者的症状来判断病因病机。在中医范畴中,类风湿属于 “痹症”,认为是由于正气不足而风、寒、湿三邪夹杂起病。
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患者一般会表现出疲倦、乏力、头晕、食欲下降等症状,结合类风湿的病因病机,中医判断这是由于外邪侵袭人体,留驻于经络,亦可生成痰、瘀,致使经络运行不畅,进而造成气血失调、生化不足,总体属于虚证表现。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中医多采用通经活络、活血行气、补血益气的方法进行调理、治疗。
黄闰月医生介绍,鸡血藤是活血通络的常用药物。2015 年有一项研究,以鸡血藤作为中医处方主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的类风湿患者,结果发现其 7 天治疗有效率达到 89.5%,高于使用普通补白药物 76.3% 的总有效率。
除此之外,研究还表明,使用补血益气的方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的类风湿患者,2 个月后总有效率达 91%。
由此可见,虽然白细胞减少这个概念看似与中医并不相关,但在这方面的治疗上,中医一直有着独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