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医院开始严管西医中成药处方!骨科医生吐槽:没培训2年,不给处方权!连膏药都不能开!降低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率对医患都好
时间:2025-08-28 12:15:1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医生反馈:西医临床医生突然不能开中成药,
连膏药都没资格开!
医院开始严管了!
近期,部分医院开始严管西医临床医生滥开中成药、中药饮片的问题了,值得关注。
8月25日,广东某医院骨三科一名医生反馈称:“我做了6年的骨科医生,今早突然系统提示不能开中成药了,连常规外用膏药都没资格开。想开中成药处方,必须去西学中培训2年,拿到处方权。此外早两天医院就通知,说西医骨科医生不能做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一定要开个口子……”
“有些不稳定骨折,石膏固定保守治疗效果差,又不想切开,就会闭合复位后用钢针固定。现在说这个是中医治疗方法,西医骨科医生不能用这个术式。”

8月26日,福建某三级医院一名内科医生则表示:“我们医院也开始严管、严查西医临床医生开中成药的问题了,现在查得很严。长期以来,西医临床医生日常开具中成药已成为习惯,哪个不开呢?我们医院以前还要求开具的中成药不能低于一定比例呢,但现在医院明确规定:西医没经过西学中培训是没有处方权的,直接给病人开中成药,这属于违规行为!”
目前,西医临床医生确实开了太多的中成药,2024年5月份,河南某三甲中医部一名中医大咖就曾在某头条上发文指责西医临床开了太多的中药制剂,应该管一管。
他坦言到:中成药是不能滥用的。就比如骨科常用的“某接骨片”,里面就含有朱砂(汞);“活某丹”中就有乌头碱;某清心丸则含有雄黄,雄黄里有三氧化二砷。这些中成药不是受过多年中医培训的医生,谁敢乱开?所以,西医过度开中成药的问题,应该严管!西医思路决定了开药可能冲着消炎去,甚至部分医生一开就是各种寒凉药,短期见效快,实则是在透支根本。
不得不说,中成药作为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应用日益广泛,中成药又都价格不菲,在以药养医被根除后,中成药瞬间成为了医院的新宠,其在综合性医院的使用量持续攀升。然而,随之而来的用药不规范、辨证不精准等问题,也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面临考验。
中药理论很复杂,西医临床医生可能无法吃透
《健康报》:降低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率
就在部分医院开始严管西医临床医生滥开中成药这个问题时,2025年8月26日,国家卫健委主管的《健康报》适时地发表了题目为《专题|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率降至一成以内》的文章,引发讨论!


文章表示,有关数据显示,某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成药处方中,70%至90%由全科医师开出,且86.2%的全科中成药处方不辨中医证型,仅根据西医诊断用药。在综合性医院中,这种情况更加常见:一些西医师缺乏中医理论相关培训,对中成药辨证分型不了解,不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使用,重复开具同一功效类别药品,同时开具感冒药与滋补药等,加剧了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的风险,存在较大的用药安全隐患。
文中,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为例,2019年3月至6月的基线调查中,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率高达36.89%,不合理类型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用法用量不合理(30.12%)、无中医相应诊断(19.28%)、选药不合理(17.47%)、存在相互作用(15.66%)、存在重复用药(13.86%)、存在禁忌证(3.61%)。
中成药或者说中药,真的太复杂了,其定义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生产和使用)的药物,包括中药注射剂、中成药、中药饮片等。关于中药的中医理论主要包括辨证施治、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性味归经、七情和合、18反19畏等等。医生只有懂得这些理论,才能正确使用中药。
所以,开了那么多中成药,咱们各大综合医院的西医临床医生是否吃透这些理论呢?
作为一名神内医生,老实说,多少是懂一点的,但不多!毕竟大学时也学过一门《中医学》,如果毕业后对中医仍然有兴趣,懂的自然会更多。但是,大多数西医并没有继续学习中医的需要,大学本科时学的早已忘的差不多了。
当前,严管西医临床医生开中成药是一种趋势,陆续有医院在很明显地开始限制了。
据《健康报》报道,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通过构建以处方前置审核为核心的中成药合理用药体系,建立起“事前审核—事中干预—事后点评”的全流程管理模式,让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率由36.89%降至9.55%。这一实践不仅改善了用药安全,还为同类综合性医院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目前,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医院借鉴和推广。
西医临床医生怎样才能有中成药处方权?
2019年国家卫健委早有规定!
其实,在2019年之前,有关西医能不能开中成药的问题,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唯一和处方有关的文件是卫生部在2007年发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其中没有把处方权分为中药和西药,只对麻醉和精神药物有特殊的处方权规定,但也不分中西医,因此默认医师只要获得处方权,就有同时开具中、西药的权限。
但在2019年,国家卫健委下发了《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558号】,改变了这种现状。

《通知》明确规定,对于中成药,中医类别医师应当按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开具中药处方。
其他类别的医师,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1、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
2、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学专业学历或学位的,或者参加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2年以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总学时数不少于850学时)并取得相应证书的,或者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中医满3年并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既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也可以开具中药饮片处方。
随后,山东、山西、湖南、上海、吉林等一众省市都出台了具体的文件,总结一句话就是:西医临床医生不能开中成药,想要拥有中成药处方权,必须去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学习两年,并拿到相应的资格证书。
文件下发以来,其实很多医院并没有重视,但是今年开始,医保也有了限制,这就导致必须要重视西医临床医生开中成药的问题了。
例如今年5月5日,面对开始严管的中成药处方权问题,四川多名医生就在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平台上咨询:西医临床医生能开具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吗?国家和四川省都有什么规定?

当时,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就明确表示,严格按照【国卫办医函〔2019〕558号】的文件精神,已经取得相应医师资格并注册执业,且在院校教育或毕业后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前述条件之外的,必须在院校教育或毕业后通过各种方式累计学习不少于1年中医药专业知识,并经所在主要执业机构考核合格,或经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取得合格证,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
可以说,西医临床医生开中成药的行为已经被严格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