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早期侵袭性乳腺癌术后第二原发癌风险解析,年轻女性需特别关注
时间:2025-09-10 12:12:2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随着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生存。然而,生存时间的延长也使得患者面临第二原发癌,包括非乳腺癌和对侧乳腺癌的风险问题。鉴于不同治疗手段可能带来的潜在副作用,了解这些风险对于指导临床治疗策略和患者随访至关重要。
目前,关于早期侵袭性乳腺癌患者第二原发癌的长期风险,尤其是来自大规模人群数据库的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基于英格兰国家癌症注册和分析服务(NCRAS)的数据,对1993年至2016年期间确诊的476,37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直到2021年,系统评估第二原发癌的发生率、累积风险及其与患者特征、肿瘤特征和辅助治疗的关联。
研究人员采用人群基础的观察性队列设计,纳入所有在英格兰登记的、以乳腺癌为首发侵袭性癌症的女性患者。通过国家癌症登记系统收集诊断、治疗及随访信息,计算非乳腺癌及对侧乳腺癌的发病率,并与普通女性人群进行比较,评估标准化发病比(SIR)和绝对超额风险(AER)。此外,进一步分析不同辅助治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化疗)与第二原发癌的关联。
结果显示,尽管有64,747名患者发生了第二原发癌,但其相较于普通人群的绝对超额风险较小。20年内,13.6%的患者出现非乳腺癌病变,较普通人群多出2.1%;5.6%的患者出现对侧乳腺癌,较普通人群多出3.1%。值得注意的是,对侧乳腺癌的风险在年轻女性中更为显著,提示年龄是风险的重要调节因子。 非乳腺癌中,子宫癌和肺癌的20年绝对超额风险最大。虽然子宫癌、软组织癌、骨和关节癌、唾液腺癌以及急性白血病的标准化发病比均至少高出普通人群1.5倍,但每种具体非乳腺癌的20年绝对超额风险均不足1%。
在辅助治疗中,放疗与对侧乳腺癌及肺癌风险增加相关,内分泌治疗则与子宫癌风险升高及对侧乳腺癌风险降低有关,化疗则增加急性白血病的风险。这些发现与既往随机试验结果一致。更为新颖的是,本研究还发现软组织癌、头颈癌、卵巢癌和胃癌风险的正相关,这些在此前的试验中较少报道。 估计约2%的第二原发癌病例与辅助治疗相关,占全部15,813个超额第二癌的7%。这表明辅助治疗虽然带来一定风险,但总体而言,对患者长期健康影响有限。
综上,本研究强调,早期侵袭性乳腺癌患者第二原发癌的风险虽较普通人群略高,但绝对风险仍较低,尤其是非乳腺癌种类。年轻患者需格外关注对侧乳腺癌风险,加强个体化随访与防范。辅助治疗的益处依然远大于风险,临床决策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肿瘤特征及治疗方案。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辅助治疗相关第二原发癌的机制,识别高风险患者,并评估新型治疗策略对降低第二原发癌风险的效果。此外,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如何平衡治疗效益和长期风险,将成为重要课题。
原始出处
McGale, Paul et al. “Second cancers in 475 000 women with early invasive breast cancer diagnosed in England during 1993-2016: population based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vol. 390 e083975. 27 Aug. 2025, doi:10.1136/bmj-2024-083975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