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早来例假、早生孩子,女人会老得更快,更容易生病
时间:2025-09-01 12:13:2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你知道吗?女性的生殖时间不仅左右着下一代的诞生,还会影响自身的晚年健康。
1952年,英国免疫学家Medawar提出了“拮抗多效性理论”,他认为自然选择青睐那些年轻时带来生殖优势的基因,即使这些基因可能为晚年埋下健康隐患。
这一假说,让我们重新审视了青春期和初次生育的时间与身体衰老之间的微妙联系。
近期发表在国际开放期刊《eLife》上的一项研究,为这段生物学故事添了实证色彩。

研究指出,女性月经初潮的时间早晚,可能是衰老速度和健康风险的关键指标。
简言之,月经越早来,未来患上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年龄相关疾病的概率越高;
反之,月经较晚的女性,健康状态更佳,寿命也更长。
具体数据令人瞩目。
研究通过大规模人群数据分析发现,11岁以前初潮的女性,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
相比之下,13至14岁初潮的女性,在长寿和疾病预防方面表现更好,患病风险明显降低。
甚至晚至15至16岁才来初潮的女性,也显示出更低的高血压和肥胖风险。
而那些16岁以后才初潮的群体,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则明显较低。
不仅如此,生育年龄亦是健康的重要一环。
趋势表明,晚育的女性身体衰弱程度较低,衰老过程较慢,更年期的到来时间也相对较晚。
将初潮年龄与首次生育年龄结合来看,13-14岁初潮并在26-30岁生育的女性群体,整体健康指标表现优异,活得更健康、活得更久。
这些发现揭示了人体生殖策略背后的复杂博弈:年轻时的生育优势或许是以晚年健康为代价的“赌注”。
不过,研究团队也特别强调,这些观察性数据只是揭示了关联,而非绝对因果。
女性无法通过人为干预改变自己的初潮或生育时间,且健康结局受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等多方因素共同影响。
因此,面对这一话题,我们无需焦虑或盲目追求“理想”的生殖时间点。
它更多是对人体演化机制的一种解读,为科学家理解衰老和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提醒我们尊重个体生命节奏,科学养生才是当务之急。
总而言之,从青春期的朝阳到晚年的暮色,女性身体的演变正是自然选择智慧的体现。
认识这段联系,不是为了改变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未来——科学与健康同行,方能安然老去。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7554/eLife.1024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