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心脏外科恢复评价量表选择专家共识

时间:2025-09-11 12:12:5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摘  要 

心脏外科手术因其创伤性大,常导致患者恢复体验不佳。随着心血管外科技术的进步,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主观恢复体验受到更多关注。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是指患者直接报告的关于自身健康状况、功能状态和治疗感受的反馈,对其进行准确评估与及时干预逐渐成为学术热点,部分PROs的改善甚至与预后获益存在显著相关性。然而,心脏外科术后恢复需要关注PROs的哪些维度以及各维度评价量表如何选择仍存在争议。我们参考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国内外临床实践,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对心脏外科患者术后PROs的评价维度达成共识,包括患者综合恢复情况(手术恢复、生活质量)及其9个维度(疼痛、生理、睡眠、口渴、衰弱、活动、认知、精神心理和社会支持)。本共识综合考量PROs量表应用情况,各维度选取了1~3个应用最广泛、证据最充分的量表进行介绍,以进一步规范我国心脏外科术后恢复PROs评价维度及各维度量表的选择。

正  文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临床医师开始更多关注患者的术后恢复体验。高质量的外科术后恢复不仅需要高质量的手术和围手术期管理,更要注重减少患者的主观不良体验[1]。

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是指直接来自于患者,对自身健康、功能状态、治疗感受以及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的报告,对其进行准确评估与及时干预逐渐成为学术热点,部分PROs的改善甚至与预后获益存在显著相关性,亟需准确评价和干预[2-4]。该结局未经医师或其他人员解释或干涉,是患者对自身感受的客观反映。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PROMs)是用于PROs测量的专业工具,可以精准反映患者的实际状况,为干预措施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心脏外科术后恢复的PROs评价维度及各维度用于测量的量表繁多,临床上对于PROs量表的选择尚存争议,因而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的情况开展讨论,制定专家共识,以进一步规范心脏外科术后恢复的PROs评价以及PROs量表的选择。

1 方法与证据

本共识邀请国家心血管系统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心脏外科专业专家组组建共识撰写团队,团队包含心脏外科学、心脏康复学、流行病学和医疗质量控制等领域专家,所有参与专家均不存在利益冲突。7名专家组成员独立检索了PubMed、Medline、万方等数据库,从2024年10月回溯近20年关于心脏外科术后恢复PROs评价的文献和专著,并详细综述需关注的PROs维度、各维度推荐应用的量表、量表信度和效度验证情况及量表在心脏外科领域的应用,根据文献提供的循证资料,结合专家讨论结果,最终形成全体专家组成员审阅同意的以下意见。

所选量表需满足以下条件:(1)量表的适用范围必须覆盖心脏外科或外科手术患者群体;(2)量表的问题应基于患者的自我报告;(3)量表与术后恢复紧密相关,并应经过信度、效度验证,其中信度方面要求克隆巴赫系数大于0.7,效度方面要求至少通过效标效度验证;(4)量表应在心脏外科领域的研究中得到应用。

2 综合恢复情况

2.1   手术恢复量表

推荐1:对于心脏手术术后恢复的综合评估,推荐使用15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uality of recovery-15,QoR-15)。

QoR-15是术后恢复质量的评估工具,适用于各种全身麻醉手术患者[5]。该量表由QoR-40简化而来,保留了每个维度中测量特性较强的条目,通过15个条目评估了疼痛、生理舒适、生理独立、心理支持和情感状态5个维度(见附件表1)。QoR-15保留了QoR-40良好的信效度和反应性,评估时间缩短至3 min内,临床可行性进一步提高。QoR-15的中文版本已经得到了独立验证[6]。因其在外科领域的广泛验证,QoR-15也逐渐用于评估心脏外科患者的恢复质量[7]。然而,由于QoR-15主要针对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群体设计,对于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缺乏针对性。

2.2   生活质量量表

推荐2:对于心脏手术术后生活质量的评估,推荐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Qol-5 dimensions,EQ-5D)和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

2.2.1   EQ-5D

EQ-5D是由EuroQol集团于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健康状况通用衡量标准[8]。该量表评价5个维度: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疼痛/不适和焦虑/抑郁(见附件表2)。EQ-5D既可以用于患者,也可以用于健康人群,除临床研究外,其在医疗保健的临床与经济评价以及人口健康调研等诸多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9]。该量表已被翻译成超过170种语言版本,其有效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验证[10]。在心脏外科领域,使用EQ-5D进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以及使用基于EQ-5D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评估治疗效益是这一量表的主要应用方向[11-12]。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针对性,无法全方位评估心脏外科患者的恢复状况。

2.2.2   SF-36

SF-36于20世纪70年代,由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研制的医疗结局研究(medical outcomes study,MOS)发展而来,后简化为SF-36,已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综合评估量表之一(见附件表3)。该量表通过36个条目评估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共8个维度[13]。2002年,李鲁等[14]将其翻译为中文,并进行了独立验证。SF-36在心脏外科科研领域认可度高,在许多大型研究[11, 15-19]中用于评估患者术后整体的健康状况,作为研究的主要终点。然而,该量表缺乏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专门针对性,并且评估耗时较长,限制了其在术后早期的应用。

各维度恢复情况

3.1   疼痛

推荐3:对于心脏手术术后疼痛的评估,推荐使用单维度疼痛量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和多维度疼痛量表[简明疼痛目录式调查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ritical 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CPOT)]。

3.1.1   单维度疼痛量表

3.1.1.1   疼痛VAS

疼痛VAS是在一条10 cm长的直线上,两端分别标记为0和10,其中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选择相应的位置进行标记[20]。疼痛VAS以其简单、快速、精确、易操作的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评价治疗效果[21]。在多项比较不同联合麻醉或神经阻滞手段对心脏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研究[22-24]中,疼痛VAS作为评估术后疼痛的标准化工具。然而,疼痛VAS评价虽然简单直观,但依赖于视觉辅助,因此不适用于电话随访,并且无法细致评估患者疼痛的具体部位和性质等详细信息。

3.1.1.2   疼痛NRS

疼痛NRS是一种利用0~10的数字量化疼痛幅度或程度的方法。其中,0代表“无痛”,10代表“最痛”。患者需从这一范围内选择1个数字来代表其感受到的疼痛程度。疼痛NRS因其操作简便、精确度高和灵敏度强而被广泛用于疼痛研究。其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了明确的分类管理标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需进行干预),7~10分为重度疼痛(需紧急干预)[25]。与疼痛VAS相似,疼痛NRS也常用于比较不同麻醉方式、神经阻滞[26-29]、药物镇痛[30]、术前宣教[31]等综合疼痛管理手段对心脏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同样,疼痛NRS在评估疼痛时无法提供关于具体部位和疼痛性质的详细信息,但其明确的分类使得患者易于理解和评分,因此也适合在电话随访中使用。

3.1.1.3   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

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Wong-Baker face pain rating scale),又称面部表情评分量表,由Wong和Baker于1983年开发,是一种特别适合儿童和难以用语言表达疼痛感受的患者使用的疼痛评估工具[32-33]。该量表通过展示一系列从微笑到痛哭的面部表情图谱(见附件图1),让患者选择最能代表其当前疼痛程度的表情。此方法易于使用,无需额外设备,不受文化背景限制,适用于所有年龄段人群,对急性疼痛、老年人和表达能力丧失者特别适用,量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广泛验证[34-35]。

3.1.2   多维度疼痛量表

3.1.2.1   BPI

BPI最初由世界卫生组织癌症护理症状评估合作中心疼痛研究小组开发,旨在解决癌症患者的疼痛控制问题。BPI是多维度评估量表(见附件表4),包括疼痛的原因、性质、对生活的影响和部位等方面的描述词语,通过NRS来描述各个项目的程度[36]。该表项目设置简洁明了,仅需5~15 min即可完成,适用于各类人群,可以快速对疼痛进行多维评估。然而BPI的完成常需要医师指导,特别是对于疼痛位置和用药的记录。目前,BPI已应用于多项外科研究。

3.1.2.2   CPOT

CPOT专门用于评估和测量重症患者疼痛程度,医护人员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肌张力和自主呼吸4个指标对重症患者疼痛进行评分,每个指标0~2分,总分为0~8分(见附件表5)。该评分简便易行,评分系统逻辑性高,准确可靠,尤为适用于昏迷或无法自我报告疼痛的重症患者,以此作为依据指导医护人员采取镇痛治疗措施[37-38]。

3.2   生理

推荐4:对于心脏手术术后呼吸顺畅/呼吸困难的评估,推荐使用呼吸困难VAS、ROSE呼吸困难量表(ROSE dyspnea scale,RDS);对于心脏手术术后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的评估,推荐使用恶心呕吐VAS、食欲VAS。

3.2.1   呼吸顺畅/呼吸困难量表

3.2.1.1   呼吸困难VAS

呼吸困难VAS是在一条10 cm长的直线上,两端分别标记为0和10,其中0表示“无呼吸困难”,10表示“最严重的呼吸困难”,患者根据自己感受到的呼吸困难程度,在直线上标记位置(见附件表6)。因其简便性和易于理解,在开胸手术术后恢复过程中,被用于评估呼吸困难的程度以及肺功能的恢复情况[39]。

3.2.1.2   RDS

RDS是一种适合心力衰竭患者评估呼吸困难的简单工具,量表由4个问题组成,旨在快速评估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和生活质量(见附件表7)。患者通过回答量表关于呼吸困难对睡眠、活动等的限制,并根据回答“是”的数量来评估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每个项目的得分范围为0~4分,得分越高,表明呼吸困难越严重。该量表简洁方便,在多项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研究[40-46]中用于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变化。

3.2.2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3.2.2.1   恶心呕吐VAS

恶心呕吐VAS是一种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但在恶心呕吐的评估中也有应用。其通过一条直线(通常10 cm长)来评估患者的感受,0表示“无恶心呕吐”,10表示“最严重的恶心呕吐”。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在直线上标记位置,测量起点到标记点的距离即为恶心呕吐VAS。恶心呕吐VAS量表简单、快速,易于操作,适合在临床中快速评估恶心呕吐程度[47]。

3.2.2.2   食欲VAS

食欲VAS是简单的量化工具,包括0~10级,0代表“食欲最差”,10代表“食欲最好”。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在刻度尺上选择相应的等级,该方法非常直观且易于操作,适合快速评估患者的食欲感受。

3.3   睡眠

推荐5:对于心脏手术术后睡眠的评估,推荐使用睡眠NR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3.3.1   睡眠NRS

睡眠NRS是一种评价主观睡眠质量非常简单的量表。患者选择0~10的数字代表昨夜主观睡眠质量,其中0代表“睡眠质量极差”,10代表“睡眠质量极佳”。睡眠NRS评分≤5分可认为存在睡眠障碍。在心血管领域,睡眠NRS的可靠性尚有待研究,但是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展现了良好的重复测量可靠性[48]。睡眠NRS的局限性在于问卷维度单一,易受情绪等因素影响。目前,睡眠NRS已被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睡眠轨迹分析等多项研究[49-50]中。

3.3.2   PSQI

PSQI是用于评估近1个月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障碍的自我评分问卷,共含10个条目(第10条为他人评价,不计分),覆盖7个睡眠维度: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的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见附件表8)[51]。PSQI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总分>5分提示存在睡眠障碍。PSQI经过了广泛验证,适用于各研究领域[52]。PSQI的局限性在于问卷填写时间相对较长,结果依赖于受试者的记忆和表达能力,可能影响问卷准确性。PSQI目前已被用于心脏外科术后睡眠模式和预测因素研究[53]。

3.4   口渴

推荐6:对于心脏手术术后口渴的评估,推荐使用单维度口渴测量工具(口渴VAS、口渴NRS)和多维度口渴量表[口渴困扰量表(thirst distress scale,TDS/TDS-HF)、围手术期口渴不适量表(perioperative thirst discomfort scale,PTDS)]。

3.4.1   单维度口渴测量工具

3.4.1.1   口渴VAS

口渴VAS是在一条10 cm长的标尺上做10个等分点,两端分别标记为0和10,其中0代表“不渴”,10代表“口渴难忍”或“最严重口渴”。使用时将刻度面向患者展示,患者根据自身口渴程度,在直线上选择相应的整数位置进行标记。口渴VAS有易操作的优点,可应用于任何意识清醒的患者,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评价治疗效果。因其产生结果快速的特点,常在术后多个时间点反复采集。数项探究不同术后护理方式对心脏外科术后口渴的影响研究[54-56],采用了口渴VAS作为评估术后口渴程度的标准化工具。一项研究[54]将0~2分划分为无口渴,3~5分为轻度口渴,6~8分为中度口渴,9~10分为重度口渴。

3.4.1.2   口渴NRS

口渴NRS是一种利用数字范围(0~10)来量化口渴幅度或程度的方法。其中,0代表“不渴”,10代表“口渴难忍”。患者需从这一数字范围内选择1个数字来代表其感受到的口渴程度,或由医师问询并记录。口渴NRS方法简单易行,方便统计差异,且可以制定基于数值的分类标准。在一项研究[57]中,0分被认为不渴;1~3分代表轻度口渴;4~6分代表中度口渴;7~10分代表重度口渴;或以4分的阈值界定有临床意义的口渴负担。

3.4.2   多维度口渴量表

3.4.2.1   TDS/TDS-HF

TDS/TDS-HF是一项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口渴测量量表(见附件表9)。自2018年发布以来已在多个国家的多个中心得到认可,有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语言翻译版本[58]。此量表是以同意程度而非症状强度来进行评分的界定,因此开发者推荐与VAS联用以研究回答分布与口渴强度的关联,是一种间接表示口渴严重程度的测量方法[59]。

3.4.2.2   PTDS

PTDS由巴西学者于2017年开发并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60]。该量表包含7个条目,包括口干、唇干、舌苔厚、唾液黏稠、喉咙干、口腔异味和饮水欲望,采用李克特3级评分法,0表示没有不舒服,1表示有一点不舒服,2表示非常不舒服,总分0~14分,分值越高表示围手术期口渴相关不适感越强烈(见附件表10)。开发者发现根据与VAS或NRS进行关联分析的结果,条目之间权重差异显著,如表示受到“唾液黏稠”困扰的患者口渴强度高于感到“口干”的患者。

3.5   衰弱

推荐7:对于心脏手术术后衰弱的评估,推荐使用临床衰弱量表(clinical frailty scale,CFS)和弗里德量表。

3.5.1   CFS

CFS是一种用于评估老年人衰弱程度的工具,将衰弱程度划分为1~9级,等级越高表示衰弱程度越高。CFS主要涉及6个方面:日常活动能力、身体状态、社交活动、精神状态、体重变化和疾病史[61],从多个维度全面地评估了受试者的衰弱程度(见附件表11),是临床上经常用于建立衰弱和心血管疾病风险联系的工具。然而,由于其包含问题多,常导致数据采集耗时较长。

3.5.2   弗里德量表

弗里德量表(Fried scale)是一种用于评估社区老年人衰弱程度的工具。该量表基于5个主要指标:体重减轻、疲劳感、力量下降、活动水平下降和步态速度减慢(见附件表12)。根据每个指标的评估,受试者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几类:衰弱、处于衰弱边缘状态和非衰弱[62]。弗里德量表的优势在于涵盖不止活动能力的衰弱维度,从而提供全面的衰弱评估。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住院率和死亡率有较好的预测效果[63-65]。其劣势在于评估过程需要多项测量,耗时较长,尤其在临床环境中可能不够高效。此外该量表评价的衰弱维度不够全面,缺少对受试者精神认知维度衰弱情况的评估。

3.6   活动

推荐8:对于心脏手术术后活动的评估,推荐使用基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B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

3.6.1   BADL

BADL是用于评估个人日常自理能力的功能性量表,覆盖7个方面:进食、穿衣、如厕、个人卫生、沐浴、床椅转移和步行活动(见附件表13)。BADL评分标准根据患者在每项活动中的独立程度进行评定,包括“完全独立”“部分依赖”“完全依赖”等。BADL得分越低,说明患者基本自理能力越差。BADL在临床上的应用场景包括:老年医学评估,功能恢复评估,慢性病管理。除了评估患者术后活动能力恢复情况,BADL也会和衰弱量表结合用于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66-68]。BADL的优势在于简单易用,问卷中的问题类型少且易于理解,因此可以快速完成评估,即使行动不便的人也可以完成填写。

3.6.2   IADL

IADL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独立完成复杂任务能力的工具。从8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使用电话、购物、做饭、家务劳动、洗衣服、独立出行、服药管理和财务管理(见附件表14),采用“独立完成”“部分依赖”“完全依赖”评分标准。IADL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越强。IADL在临床上用于初步评估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尤其是老年人或恢复中的个体,IADL得分下降可能提示认知功能下降、抑郁或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从而推动早期干预。在心血管领域,IADL常与BADL一起用于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和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69-70]。

3.7   认知

推荐9:对于心脏手术术后认知的评估,推荐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

3.7.1   MMSE

MMSE开发于1975年,是迄今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认知筛查量表,用于评估住院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71]。其包括思考、沟通、理解和记忆方面11个简单问题(见附件表15),需要5~10 min完成[71]。尽管MMSE的敏感性(66%~89%)和特异性(78%~99%)均不够高,其仍然是临床上广为使用的有效工具[72]。在心脏外科领域,使用MMSE评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被认为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73]。然而,MMSE的评分标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同评估者可能会得出不同的评分结果。因此,确保评估者具备专业性和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至关重要。

3.7.2   MoCA

MoCA是由Nasreddine等[74]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参考MMSE量表的内容与形式制定而成。MoCA量表包含12个问题,评估语言、注意力、专注力、工作记忆、短期记忆、视觉空间能力、抽象推理以及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定向力(见附件表16)。MoCA被证明有良好的同时效度,是目前心脏外科领域评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最常用的量表之一[75-76]。与MMSE相比,MoCA包含更多高级认知功能的问题,适用于筛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因此,MoCA量表的得分受到教育程度的影响较大,对于低教育水平、没有书写经历的患者,量表中的一些项目并不适合[77]。

3.8   精神心理

推荐10:对于心脏手术术后抑郁的评估,推荐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患者健康问卷9项(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PHQ-9);对于心脏手术术后焦虑的评估,推荐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

3.8.1   抑郁

3.8.1.1   SDS

SDS是由Zung于1965年开发的,专为成年人设计,用于自我评估抑郁程度的心理评估工具(见附件表17)。该量表包含20个问题,采用4分制评分法,患者基于过去1周内的情绪和行为表现进行自我评估。评分结果越高,表明患者的抑郁倾向越明显,需要进一步的专业评估和干预。SDS因其简洁易行,在临床和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不仅有助于迅速识别抑郁障碍的风险,还能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及时监测,常与焦虑自评量表联合使用,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78]。

3.8.1.2   PHQ-9

PHQ-9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抑郁症筛查与评估工具。量表由9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根据症状出现的频率采用4级评分制,通过总分可以辅助抑郁症诊断和评估严重程度(见附件表18)。由于其良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PHQ-9已被翻译成超过100种语言,纳入多项指南中,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79-82]。既往研究[83-85]表明,在心脏手术患者中使用PHQ-9进行系统性抑郁筛查是可行的,有抑郁症症状的患者可以从围手术期抑郁症管理中获益。PHQ-9的主要局限是依赖个人主观报告,易受社会压力和自我保护影响,可能导致症状被夸大或低估。

3.8.2   焦虑

3.8.2.1   SAS

SAS是由Spitzer等于1970年开发,适用于成年人自我评估焦虑程度的量表(见附件表19),量表均包含20项问题,采用4分制回答,评定时间为过去1周内。分值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量表基于健康人群与抑郁或焦虑症患者划分阈值。该量表在2013年一项针对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研究[86]中得到了应用,然而其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验证。

3.8.2.2   GAD-7

GAD-7调查患者最近2周内的精神状况,共有7个条目。0分代表“完全不会”,3分代表“几乎每天”计分(见附件表20)。总分为21分,分数越高,焦虑越严重。GAD-7的中文版本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中验证表明,其在心内科门诊中敏感性优于SAS或SDS[87],且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中筛查焦虑情绪时信度、效度同样良好[88]。

3.9   社会支持

推荐11:对于心脏手术术后社会支持的评估,推荐使用多维度领悟社会支持量表(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MSP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3.9.1   MSPSS

MSPSS用于评估个体感知到的来自家庭、朋友和重要他人的支持,侧重评价受试者的主观感受(见附件表21)。改良版MSPSS包含3个维度、12个自评条目,受试者按1(非常不同意)~7分(非常同意)回答问题,总分越高表示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越强大[89-90]。一般认为,总分≤36分为低支持状态,37~60分为中间支持状态。2001年,姜乾金[91]将其翻译,并修订形成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目前,该量表已被应用于心脏移植、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预后研究[92-93]。然而,PSSS评分与受试者主观感受和感知社会支持能力相关,其结果可能因受试者生活环境、文化程度、理解水平、心理状态差异出现测试结果偏差[94]。因此,在特定人群的研究中部分条目仍需适当调整,以提高量表与研究对象的适切性。

3.9.2   SSRS

SSRS是中国学者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量表,综合测量涵盖3个维度的10个条目:主观支持(3条)、客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量表总分越大表示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总分<20分可认为社会支持程度较低(见附件表22)[95]。SSRS作为本土化的量表工具,更符合中国国情。SSRS多用于中国慢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影响因素的研究[96-97]。

小结

PROs量表是心脏外科领域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对于患者术后恢复状态的评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心脏外科术后恢复评价领域推荐关注9个维度,包括疼痛、生理、睡眠、口渴、衰弱、活动、认知、精神和社会支持。本共识综合考量了各量表应用情况,在各个维度选取了1~3个应用最广泛、证据最充分的量表进行介绍,临床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使用时还应注意:(1)确保量表适用于目标人群,包括年龄、文化背景、疾病特点等因素;(2)对于特定量表如MMSE等,需要对测试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量表的使用方法和指导语;(3)根据患者情况和研究需求,选择患者自填、面对面访谈或电话访问等方式,对于不能自填的患者,如年龄太小、疾病严重或有意识障碍者,可考虑由护理人员或临床医师代填,但需注意其与患者自报结果的差异。

然而现有量表普遍缺乏特异性,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有待验证,应开发更加简易化、专科化的心脏外科专用量表。目前国内已经有研究项目聚焦于心脏外科患者的PROs测量和量表开发(NCT:05782036)。量表应结合心脏外科患者术后恢复的关键特征,充分考虑术后功能障碍、心理状态以及患者的自我感受,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心脏外科手术对患者健康状态的全方位影响。同时,提高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期的依从性与量表的可推广性、开展干预性研究、完善量表阈值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利益冲突:无。

本文附件图表见本刊网站电子版。

执笔:李伊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焦中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捷轩(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智翔(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孙润宸(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林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讨论和审稿专家(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陈寄梅(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陈良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陈子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程兆云(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董念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凤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葛建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应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柳德斌(海南省人民医院),刘金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柳克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旭东(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刘志刚(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刘志平(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路霖(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马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马量(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振亚(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春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辉山(北部战区总医院),王小啟(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王正军(山东省立医院),吴永兵(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奚吉成(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向道康(贵州省人民医院),肖颖彬(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谢宝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一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尤涛(甘肃省人民医院),张总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郑宝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上一篇: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患者下肢治疗迎新突破!...

下一篇: Chin Med:芪珀生脉颗粒调控 Na...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