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 |中国BRAF V600突变晚期黑色素瘤治疗进展
时间:2025-09-12 12:11:0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导读 黑色素瘤的新药研发主要聚焦于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两大领域。其中BRAF是黑色素瘤中最常见且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靶点,BRAF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的双靶治疗方案是其最重要的治疗策略之一。基于DREAMseq 、SECOMBIT、EBIN等以欧美人群为主探究用药模式的临床研究,对BRAF突变黑色素瘤,一线使用抗PD-1联合抗CTLA-4双免治疗,或双靶诱导后切换至双免治疗,可延长患者总生存期。因此NCCN、ESMO等国外指南优先推荐双免治疗或早期转换至双免治疗的模式。 亚裔人群的黑色素瘤亚型与欧美患者存在差异。特别是疾病进展相对较快、免疫治疗应答率相对较低等特点,在制定治疗策略时应予以充分考虑。对中国患者而言,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的双靶治疗具有起效迅速、客观缓解率高、不良反应相对可预测和可控、且已纳入医保等特点,目前仍是国内CSCO等指南一线I级推荐方案。来自日本真实世界研究(B-CHECK-RWD)数据显示,双靶治疗在亚裔人群中展现出一定的无进展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优势,但也有 “后劲不足”的治疗局限。 如何在获得初期良好的治疗反应同时实现持久抗肿瘤效果是临床探索的重点目标。既往KEYNOTE-022、Combi-i、IMspire150等研究表明,靶免联合治疗是一条可行路径,但耐受性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需高度关注。中国学者对国内患者优化靶免联合模式进行探究,在靶向治疗4-6周诱导期后联合免疫治疗,可在维持良好疗效的基础上提高耐受性,是联合治疗策略中具有应用前景的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